如何让听损孩子更容易获得他人帮助?

  •  
  • 浏览次数: 95
  •  
  • 发表时间:2018-01-0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虽然接受融合教育是听损孩子应有的权利,但是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还是存在听损孩子放在哪位老师班上,就是给哪位老师找麻烦的现实情况。怎么能让老师和班里的同学更愿意帮助我们的孩子,把它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个包袱;怎么能让某些“铁石心肠”的老师,变得“柔情似水”……其实还是有些技巧的!学习一下吧!
  网上曾流传过一类很火的实验,即“美女/帅哥/萌娃妆前妆后的不同遭遇”。其中一个较具权威性的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进行的。
 
  他们让一位6岁儿童演员打扮成干净时尚的样子假装在广场中走丢,观察周围人群的反应;再让她打扮地脏兮兮、灰头土脸的出现在同一座广场,再次观察周围人群的反应。
  相同的环境,不同的装扮,小女孩的前后遭遇完全不同。前者得到了很多帮助和询问,而后者没有一个人上前表示关心(现实中这位小演员因为前后冷暖差距太大,情绪失控大哭)。
  这个社会情境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女孩能否得到他人帮助和她自身是否“可爱”有关。作为科学术语的“可爱”又被称为“婴儿模式”,是著名动物行为学家Konrad Lorenz提出来的,具体是指具备一些婴儿的特征,如大眼睛、前额高而突出、胖脸颊、笑容甜美等。
 
  具备这些特征的事物,如小婴儿、小动物等,能够让人放下提防,流露柔情,触发保护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都化了”。
  在《观看可爱图片》论文中,作者们想进一步探寻可爱图片和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将图片分为中性图片和可爱图片两组,将实验者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将助人事件分为高成本助人事件和低成本助人事件两组。
 
  高成本助人事件是指助人之后自己会付出巨大的成本,比如考试路上帮助陌生人会导致自己考试挂科下学期再补考。低成本助人事件是指助人了自己没有什么损失,或者损失很小,比如只能等下一班车等。
 
  研究程序是让实验参与者先观看一组图片(15张,有可爱有中性),评价每张图片可爱或中性的程度(1-7分,7分为最可爱),然后为参与者呈现一个助人情境(有可能是高成本,也有可能是高成本),让参与者给自己的助人倾向性打分(1-7分,7分为十分愿意)。
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总体而言,助人成本比较低的时候,人们的助人倾向是比较高的。通俗的意思是,如果只是举手之劳的话,大家都还是挺愿意帮忙的。比如扶个门啊、让个座啊、换个零钱啊、借个电话啊等等。但如果助人比较高的话,大家可能就不太愿意出手相助了。
 
  放到融合教育环境里边来讨论。虽然接受融合教育是特殊儿童应有的权利,但是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还是存在特殊孩子放在哪位老师班上,就是给哪位老师找麻烦的现实情况。有时候家长和老师关系闹得僵,家长的说辞是老师一点也不帮忙,老师的说辞是家长要求太多。
 
  如果以这个实验结果为根据的话,在最开始家长与老师接触的时候,虽然有千万句话要叮嘱,也尽量从最简单的事情说起,也尽量一次只说一件事。
   比如第一天只拜托老师让他留在教室,几天后再拜托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再几天后拜托老师每节课瞄他几眼,循序渐进。
 
  虽然这样看觉得家长很卑微,老师很失职,但是如果这所学校的融合教育支持做的还不够,老师事先没有关于融合教育的任何概念,家长一来就噼里啪啦地提一大堆要求,极有可能把本来就手足无措的老师吓到。到最后剑拔弩张的两个人,其实都只是在掩饰自己的恐惧而已。
 
  (二)在助人成本比较高时,观看了可爱图片后助人的倾向性会增高。原因是观看可爱图片后,会激起个体爱、幸福、温暖、柔软等积极情绪。即使知道自己助人后会付出比较高的成本,但仍愿意在积极情绪的指引下施以援手。
 
  放到融合教育的环境来讨论,最直接的预准备,是可以为班级的老师和学生观看可爱的照片,或者将可爱和融合结合起来,阅读一些内容积极、画面柔美、人物可爱的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相关的绘本。江小英等老师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两个实验结果
  (一)最直接的结论:总体而言,女性的助人倾向是高于男性的。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观看可爱的图片,女性都是更愿意帮助他人的。
 
  放在融合教育环境里来讨论,就是女老师可能比男老师更愿意接受需要额外付出精力和时间的特殊孩子,即使我们把进行融合教育和助人做为同一性质的事物进行讨论其实是不太合适的。
 
  目前我国教师的性别构成中,男女老师的比例是三七开。这样来看,起码基础环境是有利于融合教育开展的(并不是说男老师不合适……马上会继续讨论的……我真的没有性别歧视……)。
 
  (二)基于图片类型的结论:上图中实线有一部分是高于虚线的,说明男性在观看可爱图片后,助人倾向明显高于观看中性图片。而女性观看图片的类型对其助人倾向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观看可爱图片前的男性和观看可爱图片后的男性,可以说不是一个人了啊。区区几幅可爱的图片,就能让男性从“铁石心肠”变得“柔情似水”啊(具体示范参见陈小春参加爸爸去哪儿第五季前4期和后6期)。
  再引申到融合教育环境里,不是说男老师不适合关爱特殊儿童,而是有了“可爱”经验的男老师可能比没有相关经验的男老师更会关心和体贴学生。比如家有可爱的BABY,家有萌宠,家有小弟弟小妹妹等可爱客体的存在。具体案例,可以参见家里养了巨多狗狗、还养了一个可爱的嗯哼的杜江,以及宠弟狂魔易烊千玺和安吉。当然这就是根据实验结果的戏说,未婚未育未养宠物是家中独子的柔情男子汉还是很多的~~~~
  最后,再基于以上所有实验结果引申一下:特殊儿童自身“可爱”程度和他人的助人倾向。这个其实和开头的实验非常呼应了。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地融入班级,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能够交到很多好朋友,能够有快乐的学校生活,这是家长的希冀。
 
  但家长在有美好希冀的同时,自己也需要做到的,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是尽力保证自己孩子的干净、整洁。不求奢靡,但干净卫生是底线。这个小女孩的前后不同的打扮,是否会影响大家心中亲近她的意愿?反正我是深深地被影响了,我就是这么肤浅的人。

  最后的最后小结一下,基于这个可爱的研究,我们可以在开始融合教育之前做一些预准备
 
1.每天给孩子打扮的干干净净精精神神的。
2.每次给老师提要求时,尽量保证一次一小步,从最简单的小请求逐渐开始过渡。
3.提前为班级老师和学生阅读内容积极的与特殊儿童相关的绘本,激起师生心中对融合教育的积极期望。
4.关怀爱护未婚未育未养宠物是家中独子的青年男教师。
 
来源:聆听天使 刘颖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听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