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

  •  
  • 浏览次数: 77
  •  
  • 发表时间:2018-06-0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耳科疾病,主要发生于鼓室,乳突或者中耳其他部分,根据发病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常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以及不适当的擤鼻动作等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婴幼儿机体抵抗能力差以及解剖生理特点的影响,细菌容易通过宽大平直的咽鼓管进入中耳,更引起中耳感染。

临床症状
(1)耳深部逐渐加重的痛疼感,并可向头部或咽部放射,一旦形成脓液并穿破鼓膜后则痛疼可立刻改善;早期仅表现为耳鸣,耳闷,渐出现听力下降,可伴有全身症状。
(2)鼓膜检查,早期可见充血,肿胀等急性炎性改变得体征或出现鼓膜小穿孔,闪烁状排脓,最终可发展为鼓膜大穿孔或见脓液流出等。
(3)纯音听力检查呈传导性听力下降曲线。
治疗原则
(1)全身和局部应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同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2)积极进行鼻部,咽部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可彻底治愈急性中耳炎,鼓膜可自行愈合而不遗留听力障碍问题。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引起,鼻咽部的慢性病灶可能是促使疾病发展的诱因,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症状】
按照病例转归和临床表现可分为3个类型,单纯型,骨伤型和胆脂瘤型。三者均可导致长期或间歇性耳部流脓,鼓膜穿孔以及听力下降。
(1)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 为间断性发作,炎症多位于鼓室粘膜,脓液粘稠,听力损失为传导性听力障碍 程度减轻。
(2)骨伤型中耳炎:组织破坏范围广,鼓膜穿孔较大,可有肉芽组织增生和程度不等的骨质破坏,存在较重的传导性听力损失。
(3)胆职瘤型中耳炎:最具骨质破坏的炎性病变,其脓液具有特殊的臭味,听力下降较重,早期呈传导性聋,晚期可引起混合型聋。
【治疗原则】
(1)积极去除病因,有效控制感染
(2)利用手术方式,保证引流通畅和提高听力,避免并发症出现
(3)如果合并内耳损伤,则应该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提高听的能力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中耳炎 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