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怎样改变口腔肌肉的僵硬感?人工耳蜗故事之十

  •  
  • 浏览次数: 213
  •  
  • 发表时间:2017-12-1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本文最初发表于新浪博客,征得作者同意,与中国聋人网网友分享,为大家的听力重建,语言康复提供参考。本文是系列的第十篇。

爱益声人工耳蜗工作人员在调机

  最近在家里给妈妈读报纸,当像以前一样快速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的嘴有点跟不上一样,嘴、舌头等都有点发硬,甚至读的时候有走嘴(编者注:连读不清)的情况发生。感觉读的速度快一点,就发现说话的时侯嘴、舌、口腔等非常地生硬,有种话总也说不清楚的感觉。
  这在以前是很少发生的。以前也有过嘴感觉生硬的时候,就是在人工耳蜗刚开机之后,发现自己的说话的速度有点慢,自己会煅炼快速说话,慢慢的,我由原来的慢速的读文章,到快速的读文章,一点问题都没有,还很流畅。
  没想到的是,最近,可能是因为很久不说话和沟通的原因,大概有一周的时间,我身体有点不舒服,偏偏又很巧,人工耳蜗的充电器不知怎么,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了,后来发现被宝宝藏起来了。我最近一周都没有戴上人工耳蜗,这样就使我一周都失去听到外界声音。在这一周里我的世界又变成了静音的状态了。
  一切都听不到了,我很少跟家人和外界去说话了,我的世界里又变得非常非常安静了。我不会读唇,看不懂家里人和别人说的是什么。我跟家人说,等我戴人工耳蜗能听见再沟通吧,没想到这次因为没有人工耳蜗,会给我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麻烦。
  也可能是因为这一周跟家人不说话,跟外界没有办法沟通,导致我这一周多都没有说过话,很少进行语言交流,口腔,嘴,舌都变得特别地生硬,没有像以前那样快速读文章流畅了,反而有点走嘴的感觉。这就说明,人的器官,得经常性地去听,去说。
  当我们每天和人们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我们就在无形当中,让自己口腔的各个部位和听力的器官,大脑的分析得到了应用和使用,越来越接近于正常交流的听力能力和表达,这也是人的器官不用退废的基本原理。而正常人每天的沟通和交流,正是能够潜移默化地让自己的听力能力和语言表达保持在越来越好的状态,或者维持现状的状态,而不会退化的原因。他们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许多人自己也完全感觉不到这个现象。
  反之,如果一个正常的人,在一个听力下降的情况下,他的语言交流肯定会越来越差的。或者,当一个人在无声的环境很久,他的听力也会慢慢下降。在正常的生活中,根本没有无声的环境。因为正常人的耳朵是24小时都在用的,特别是睡眠的时候,也能听到周围的声音来判断自己是否安全。所以,只要没有耳病,没有年老,听力就不会下降。如果没有语言的环境,是不是语言和发声器官就发不出声音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由此我想起了我以前听说的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野人的故事。因为一个小的事故,逃到了荒山野岭生存了下来,只有自己一个人。他是一个正常的人,听力和语言都没有问题,因为自己一个人长年在荒山野岭,没有语言交流,没有社会环境,慢慢地,十年后他就失去了语言的功能,不会说话了,发不出来任何的声音。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一个野人呢,后来慢慢让他在社会环境下生存,慢慢重新去学习语言,他才慢慢会说话了。这时人们才明白,其实是由于当初他做了错事,想逃避法律的惩罚,才一个人逃到荒山野岭的。
  通过这样一件事情,我们就会明白,人的器官,包括语言的器官,或者听力的器官,都有一种不用退废的原理的。当我们失去了听力,我们的听的能力也同样会慢慢的退化和变弱了。当我们总也不去说话,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的口腔的器官就会变得越来越生硬,我们想去自如表达的时候,嘴和舌都不会像以前那样灵活地配合你了。正常人是这样,我们聋人也是一样的。
  所以说,如果说一周多或很长时间不去交流和听说,那口腔的肌肉会感觉僵硬,也就是很正常的了。像我这种情况,大不了就去多说话,多读几篇文章就会越来越好了。
  就是因为我们聋人以前长时间听声音和说话很少,所以,我们植入人工耳蜗之后,才需要更多地让自己去交流和听声音,听说话。只有多听多说,我们的听力和语言的相应器官才会越用越好,越用越灵活。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人工耳蜗 肌肉 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