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外文学子与厦门聋人共庆国际残疾人日

  •  
  • 浏览次数: 328
  •  
  • 发表时间:2017-12-1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12月2日上午九时,秋阳和煦,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手语翻译入门”课上的50名同学来到厦门大学西村校门,共同迎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厦门岛内外的五十多位聋人朋友。同学们将在当天带领他们参观美丽的厦大校园,全程使用手语交流,开展一场“无声”的秋游活动。

外文学子和聋人朋友们在科学艺术中心门前合影

  本次手语秋游活动的举办恰逢国际残疾人日的前一天。活动由外文学院“手语翻译入门”课任课老师肖晓燕教授发起、与厦门市聋人协会共同举办,旨在为学习了两个多月手语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实战练兵、学以致用的机会,同时借此机会推动听人与聋人间的相互交流,增进双方友谊。

同学们与聋人朋友用手语交流

  在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科学艺术中心的门前合影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和聋人朋友结队前往情人谷,一路上,边走边使用手语谈天说地。
  厦门的秋天阳光灿烂,天空蔚蓝。情人谷的湖水泛着点点金光,优美的风景让大家心旷神怡。许多聋人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厦大情人谷,觉得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感到十分开心。学生和聋人愉快交流,兴致勃勃地合影留恋。

同学们带领聋人朋友游览情人谷

  虽然同学们接触手语不过两个多月,表达能力有限,但大家都十分努力地进行交流,打手语的同时佐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必要的时候再加上写字,彼此间的交流十分愉快,笑声不断。

聋人朋友参观芙蓉隧道

  当天参加秋游活动的聋人中有耄耋老人,也有刚上小学的小朋友,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但手语把聋人朋友和厦大学子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此次秋游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参加者是7岁的周紫涵小妹妹,她是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肖老师上使用过紫涵小朋友的手语视频,她一到学校就成了小明星,厦大的同学们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紫涵小朋友也特别开心,不停称赞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手语表达能力,令刚学手语不到三个月的同学们大受鼓舞。

肖晓燕老师和周紫涵小朋友用手语聊得正嗨

  热情的聋人中有一位穿橘色衣服的奶奶给很多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奶奶和同学们交流时一直强调要使用自然手语,打手语时表情尤其重要。她还不时在本子上写字,不厌其烦地教同学们手语新词,让大家十分感动。参加活动的聋人中有一位从北方来的学设计的姐姐,她随着丈夫来到厦门,现在是一名淘宝客服。此外,一位热情阳光的幼儿园教师也和她的聋人朋友一同来到厦大,她有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时会主动帮助同学们理解手语并准确表达。

聋人奶奶教同学打手语

两位聋人姐姐(右一和右二)和同学们在咖啡店合影

  林慧燕老师是“手语翻译入门”课的助教老师,活动当天早早就来到校园,提前帮同学们温习了一些需要用到的手语。林老师说,同学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热情主动地交流,用心揣摩手语表达的细节,她相信,这样的活动一定让同学们收获不少。
  参加活动的聋人朋友林银燕也表示,这次秋游活动令她非常开心,能有机会在美丽的校园里游览、在学校食堂里吃饭,仿佛好像让自己又回到了美好的大学时代。

同学们与聋人朋友用手语交流

  秋游活动后,许多参加活动的聋人朋友纷纷给肖晓燕老师留言,说厦大学生特别棒,他们的手语进步很快,学生们的努力和盛情让他们很感动。
  英语口译专业的李可欣同学表示,聋人朋友特别热心,很爱笑,他们的温柔和善良尤其暖人心脾。同样来自口译专业的王婷婷同学也表示,虽然自己的手语有很多不足,但一直受到聋人朋友的鼓励和表扬,感到十分温暖。
  此次秋游活动增加了同学们学习手语的兴趣与热情,大家十分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手语翻译与表达能力,以便日后能和聋人朋友们进行无障碍交流,为聋人们在社会中搭建更良好、通畅的沟通平台。正值国际残疾人日,厦大外文莘莘学子也希望回馈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
来源:厦门大学  图/林劲松  文/郭羽嘉  编辑/陈君妤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厦大 残疾人日 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