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听人父母亲身讲述如何照顾聋孩子

  •  
  • 浏览次数: 166
  •  
  • 发表时间:2018-11-0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每次发康复知识系列的时候,总会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说,希望多发一些这样的康复知识,对听障儿童语言康复训练很有帮助。也有网友留言说人工耳蜗对人的危害巨大!更有相关特教行业的老师及聋童家长为孩子上普校还是聋校,学手语还是学口语争执到誓不罢休。为此,小编把最近看到的一篇听人母亲讲述如何养育聋孩子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读后有所收获。

  这位听人母亲,如所有母亲一样,期盼孩子的降生,并对孩子的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然而当她怀着小女儿即将临盆时才得知大女儿听不到。虽难过但为母则强,她当下立马提起精神,准备迎接小女儿的出生的同时,还要安排好大女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

  她听不到我们的对话
  和大多数遇到同样状况的父母一样,她送女儿去做康复治疗,配备助听器,学习口语和读唇,但是她也发现了诸多无法规避的问题。比如:即便双耳都佩戴了助听器,但由于作用效果有限,大女儿常常听不清话语;洗头洗澡时,摘下助听器,遇到口型相像的词句,读唇也常常出错和失败;课堂上老师走动上课,背对孩子时,既听不清老师讲的话,也看不到口型,学习难上加难;母亲甚至还担心,用口语和女儿交流时间长了,会因为沟通障碍与女儿产生疏离……

  这几乎是所有父母在教育聋孩子初期会遇到的问题。他们在发现孩子听不到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治病”。带孩子去配助听器或者电子耳蜗,送去语训中心学习口语,极力地想要他们融入到完全是听人孩子的校园群体中。完全站在一个听人的角度,从生理、病理方面去看待孩子的“聋”。

  可当你站在聋人的角度,从社会学的方面去看待的时候,就会开始了解真正的聋人文化,也会意识到:作为聋孩子的父母,你们也是聋人文化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加上学习手语就完美了
  这位听人母亲很快注意到这一点,她开始从聋人文化角度去教育女儿,去和女儿相处。她做的第一步就是送女儿去学校并学习手语。

  手语,是聋人文化的核心。学习手语之后,通过手语翻译,孩子可以学习到更多东西,减少因听不清和看不准口型所带来的知识点遗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地顺畅,减少了很多误会。而且班级里有聋人同学,孩子能找到归属感和融入感。这些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健康心理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抛开父母和聋孩子本身,国家和政府的作为也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颁布及实施,尽力打造一个“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于国于民这都是一件增加幸福感的事。

  现在卫生署做的比较好
  局这位听人母亲介绍,卫生署将新登记的聋孩子父母组成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并邀请之前登记过的聋孩子父母,向大家介绍和分享经验;还有共融听人学生,一个班有听人学生也有聋人学生,听人学生也会学习手语,并帮助聋人学生翻译、解释或提醒他们。

  他们从来没有不喜欢上学
  这位听人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特别打动人:他们从来没有不喜欢上学。或许有很多聋孩子的父母都遇到过孩子学习不好、学习不认真、不愿意去学校的经历,甚至也有父母认为孩子是不喜欢上学。但换个视角去看,孩子因为听力和语言能力受限,学习对他们来说异常艰难;周围人都欢声笑语,而自己却听不清也说不清。这样的处境,换作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忍受,更别说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的孩子。

  作为聋孩子的父母,要承担的或许比听人孩子的父母多且重,要转变观念也不是每个人都容易做到的。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希望给那些聋孩子的听人父母一些建议,希望在他们第一次为人父母,第一次迎接聋孩子时,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帮到他们。
  来源:手之声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