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教育 特别的爱——走进呼和浩特特教学校

  •  
  • 浏览次数: 144
  •  
  • 发表时间:2023-09-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沟通源自爱心和耐心
 

  “羊,咩——”走进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今年54岁的郭玉英老师张大嘴巴,伸长脖子,手指着书上的一只羊,大声地模仿羊的叫声,并不断地重复。而她的8名聋生却用迷茫的眼神望着这位做着“怪异”动作的老师,手里的书本也没有翻到相应的页数。
  郭老师告诉记者,这是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节语言训练课,因为孩子还小,都是从家里刚送到学校的,平时和家长不沟通,听不到,也不会打手语,更看不懂口型,和这些孩子交流起来更加困难,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比划什么。“现在,和孩子交流必须要速度慢,口型大,让孩子慢慢的理解你说的话,而且重复的内容必须一致。”郭老师说。语言训练结束,接下来的时间该做舌操了。只见郭老师将舌头伸出嘴外,孩子起初只是呆呆的望着老师,在老师不断的示意下,孩子们慢慢的也跟老师学起来。发音练习、舌操、手指操……对于一年级的聋生,这样的常规训练要几百次。
  “家长既然信任我们,把孩子送来,我们就应该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把他们照顾好。因为是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多事情他们都不会做,这就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们,比如洗脸、上厕所……对待这些孩子,光有耐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爱心,二者缺一不可。”郭玉英老师从业35年,从实践教学中总结出来这样一条经验。
  “啊——啊——啊”,昨日,记者随着这“独特”的声音来到聋生班,原来是学生在朗读课文。只见一个学生站起来,将课本翻到了《詹天佑》一课,眼睛一直盯住课本,不停地打着手语,嘴里还不时发出“啊、啊”的声音。站在讲台上的聋生班语文老师张丽娜的眼睛一直盯住学生,偶尔用眼睛扫一下课本,时而用手语和学生交流,同时还要发出声音和学生对话。
  “学生们都不会说话,只能用手语来阅读课文,我只有一直盯住他们做的手语,才知道他们要表达的意思,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要反复阅读课文,认真备课。”张丽娜说,学校对聋生采取的是以口语为主,以手语为辅的教学方式,目的就是锻炼聋生看口型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说的话必须要和打的手语一致,不能有半点差错。

 


  张丽娜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任教3年了。说起自己的工作,张丽娜老师有些自嘲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了‘职业病’了,和朋友聊天也要比划手语,经常被朋友‘指责’不斯文。”
  张丽娜现在是九年级(1)班的班主任,除了要给孩子们上课外,还要担任孩子们的“采购员”,购买小到水果、文具,大到衣物、各种生活用品。“每隔一到两周的时间就要领孩子们去洗一次澡,我在外面等着他们。除此之外,我有时候还要给孩子们洗被子、穿衣服等,朋友经常开玩笑说我是‘吉祥三保’——保姆、保安、保洁。自己仔细想了想,还挺形象!”张丽娜高兴地说。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张丽娜代表特教老师们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孩子天生的残疾已是万分不幸,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来温暖心灵,而现在部分家长采取了放弃孩子的态度,觉得交给学校就是万事大吉,这让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很伤心。我们只希望学生家长能支持特教老师的工作,能给孩子多一些关爱,社会能给特教老师更多的理解,这就是给我们特教老师最好的礼物了。”
  分享幸福感悟
  9月9日午间,记者来到该校食堂,看到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拍着队,盲生排在前,聋生排在后,秩序井然的背后凝结着老师们长期教导的心血。
  “我小时候很好奇,见到电视里或者现实生活中的聋人,觉得自己如果能有一天和他们交流该是一件多神奇的事情啊!工作了17年,我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交流方式,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打开另一扇窗,盲生的听觉特别灵敏,歌唱的特别好,聋生模仿能力特别强。”王旭荣老师说。她喜欢和学生玩儿在一起,融入他们的世界。
  “如果说有心酸、不耐烦的时候,那是太多太多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苦闷,后来我突然想通了,其实时间是很奇怪的东西,它总会给你留下一点什么,让你和过去的你有所不同!”曹卫华说。 曹卫华老师现在还记得,有一次带着聋生们到马路上去认识红绿灯、学习如何过马路,有的行人很不屑地说:“聋子、哑巴学什么过马路。”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不要太计较,毕竟好人多。”曹卫华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年轻时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去照顾儿子,我原来一直都是班主任,回家以后常常累得不想说话,对儿子关心太少了……”曹卫华的神色黯淡了起来。“学校的老师们自己的孩子穿小了的衣服、鞋子,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拿来给我的学生,甚至都会把周围的亲戚朋友孩子的衣物拿来给学生用。”
  作为一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付出的艰辛是成倍的,收获也更多。“我之前带过的一个学生,由于家庭变故,本来沉默寡言的孩子更加郁郁寡欢,上课也打不起精神,我决定找到她的家长一起开导孩子,当我用自行车带着孩子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来到孩子家里时,看到家里面冷冷清清,她的妈妈还没有回来,我挽起袖子给孩子做了一顿手擀面,看着孩子狼吞虎咽地吃饭,我心里特别难受。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就和我特别亲近,她感觉到了还有人关心她,学习也提起劲头了,直到现在还在保持着联系。现在她已经结婚了,还是经常会来学校看我。”曹卫华老师一脸欣慰地说。
  “这些孩子们和我们相处时间长了,比和自己的父母都亲,老师下班回家时,他们会笑着打手语叮嘱一句:‘老师,路上小心!’看到老师神色不好,他们也会打着手语问:‘老师,你心情不好吗?’每当这时,孩子们这么贴心,我感觉自己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是如此幸福!”
  课间,一名学生走进老师的办公室交完作业后,深深的给老师鞠躬,老师也回礼鞠躬,从这样一个微小的细节里,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这个学校师生的不平凡之处。这里的老师大多是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的人生价值就是让特殊儿童学会学习、劳动、生活、生存,能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或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康海琴老师说。
  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只是教师行业的一个缩影,每一个老师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在此,我们祝愿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来源: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责任编辑:TY00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特殊教育 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