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殊教育国际会议在乐山师范学院开幕

  •  
  • 浏览次数: 47
  •  
  • 发表时间:2015-09-2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9月24日,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学术年会暨“教康结合协同教学”国际会议在乐山师范学院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特教工作者齐聚嘉州,研讨特殊教育发展。

    乐山师范学院副校长杜学元教授致欢迎辞,四川省教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熊壮发表讲话。

    熊壮指出,乐山师院在全川的所有师范院校中,一直坚持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为全省的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发挥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省特殊教育的发展,一直贯彻着“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方针。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普通中小学的随班就读为主体。在“两条腿走路”的过程中,全省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互动、骨干作用发挥的非常明显,特殊教育学校对推进当地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杜学元介绍,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前身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0-94周期合作项目单位——乐山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师范部”,2003年开办特殊教育专科专业,2011年开办特殊教育本科专业,2015年1月成为乐山师范学院独立的二级学院。自1990年招生起至今已历25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中等师范毕业生、近百名大专毕业生和31名本科毕业生,在校本科生达330余名。

    简短而热烈的开幕式后,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许家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曾凡林副教授、捷克帕拉茨基大学 的Olga博士、韩国的郑炳玉教授等国内外著名特殊教育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当日下午,参会的国内优秀特殊教育一线专家进行了协同教学案例交流,乐山师范学院儿童康复中心4个康复小组分别针对各自的康复理念与宗旨、运作的流程、管理制度、实践的成效与反思等向大会作了交流汇报。

    曾凡林副教授在《互动技术应用于特殊儿童干预和评价》的主题报告中,阐述了互动关系的起因,并且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如何将互动技术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教育过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特教技术开发中去。

    韩国金泉大学郑炳玉教授介绍了金泉大学物理治疗系的基本情况、韩国物理治疗专业院校的现状、韩国物理治疗协会的发展史以及目前韩国康复医院的主要服务方向。

    重庆北碚区特殊教育学校李乐惠老师表示,协同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核心领域教学模式,并对此做了详细介绍。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秦海老师认为,特教的发展应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并且努力推进“医教结合”教育康复改革。

    上海浦东辅读学校崔宁老师提出,艺术治疗理念融入课程应随时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使课程具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阶段或迟缓状况。

    与会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对特殊儿童实现教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是个难点,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另外,全社会对特殊人群全面的支持还不够,对其教育、康复治疗、社会溶入重视不够,残疾人士的就业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1990年,乐山师范学院在川内首家开设招收特殊教育专业;也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开办“教育康复专业”的高校;2015年,在川内第一家招收聋障大学生;拥有川内唯一一个省级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系列平台建设推进了残疾人教育研究、残疾人服务与保障研究、特教师资研究与教康结合研究事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特校 聋人 中国聋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