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直面“我国首位聋人手语新闻节目主持人——郭莺”

  •  
  • 浏览次数: 1271
  •  
  • 发表时间:2017-08-25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听海”是她的网名。
  “爱琴海之树”也是她的网名。
  对于她的真名,我更是熟悉得连在脑子里本能地搜索一番的程序都可以省略。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常州聋校出来的,更因为她的家庭与我有着千丝万罗的关联:从她的父母到她的奶奶,从一个住址搬迁到另一个住址……是的,从小到大,看够了她的稚声稚气,看够了她的鼻涕眼泪,最后看到了,婷婷玉立,光彩夺目!当然,这样的相处和观察,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很有可能继续下去。
  她就是郭莺,一个在无意中创造了中国聋人历史的人物,这样的历史创造显然并不是她的初衷,然而人在江湖毕竟身不由已。在我眼里,首位中国聋人手语节目主持人这样的旗帜性的称号对她原本稚嫩的肩膀而言过于沉重,也许我们在心里总是抱怨着这样的历史性的开创场面来得太晚——基于这种理言充分的抱怨,尽管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发出过各种各样的嘈杂的声音。
  2005年3月19日晚上6点30分,郭莺首次在常州电视台手语新闻节目中亮相。该来的迟早会来,总算盼到了这一天!当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相信很多聋人绝对不会是对于主持人是谁而产生某种莫名的兴奋感。显然,只要他是个聋人,只要他能承载这个无限光荣的责任,那么我们——聋人群体或者是关注聋人群体的任何人,都有理由欢呼甚至为此而举杯庆祝。
  很抱歉,这样的新闻节目我没有看到,错过了目睹这一历史性的场面。这也是基于长期以来的一种思维惯性,因为看不懂,也看不惯那种形式主义的表象,对电视手语节目我是绝对不感冒的。可见,人的经验有时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个念头,很想与郭莺见一面,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事。同时,也想为我们聋人教育网的网友们做一个介绍报道。这样的聋人典范,绝对是有宣传价值的。
  要找郭莺很容易,这要感谢她当初给我留下的那一大堆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联系方式,同时也要感谢那些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现代化的高科技通讯手段。当然要找郭莺也有点难,毕竟在这个竞争意识强烈的现实社会里,她也不能幸免,每天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把她忙得团团转。然而当我与她通过手机联系上时,她很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直面郭莺,她还是那个老样子,穿着休闲服,很随和。由于她的身材相当高佻,使得我的视线只能与她基本平视。
  对于做手语节目主持人,她告诉我,当初电视台招聘聋人做手语节目主持人的消息,她是看过残联的文件才知道的。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与家人商量了一下,就产生了报名的念头。后来,经过残联的推荐报名面试,当时符合条件的聋人仅她一个人,所以,一经上镜就当即定下来了。但是对于这个“中国首位”的称号,她是在后来才知道的。
  “根本没有想到,真的,我还以为全中国(做电视主持的聋人)不止我一个人呢,结果做上了听他们讲那是中国第一个聋人手语主持人了,非常惊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郭莺说这句话时完全是那副大气不敢喘的样子。
  顷刻她又恢复了调皮的模样:“当然,我想我能被选为当手语主持人,最大的资本不外乎是因为我的外形比较好,比较适合上镜吧。当我在电视上出现后,我的同学、老师、同事都给我表示了祝贺,特别是我的家人,很为我自豪。” 
  显然,如果是光有外形那还不足以担任起主持人这样的重任的。对于郭莺来说,大学三年使她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且目前还在进行汉语言专业本科段的学习。这样的知识积累,使她在做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比较深刻、到位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和精神。
  “而且,我的心理素质好。”这点我是同意的,是的,她很自信,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主持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然而,好象还少了些什么。“我想这是手语方面的吧?你也知道的,我的父母都是聋人,我从小跟父母用手语交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手语就是跟父母的手语不太象,他们就象你所说的那种聋人自然的手语吧,我呢,基本上近乎手势汉语。”郭莺顿了一顿,继续说:  “在现实中我与别的聋人交流时,两种不同的手势都可以表达出来,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比例,那还是以手势汉语为主。” 
  “在这次手语节目播出后,我心里不踏实,不知道我的手语能不能被聋人朋友们接受。于是,我爸爸带我去拜访了一些看过这个节目的聋人朋友。你猜猜结果怎么样?”这个丫头居然歪着头考起我来了。
  我帮作深沉地思考了半天,然后说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两种结果都有。是不是这样的?”
  她哭丧着脸说:“才不是呢,大多数人都说看不懂,少数人可能是想给我一个面子吧,说还可以,能部分看懂的。第一炮没打好,当时我真泄气了。我感到,这里是不是有一个手语统一的问题?”
  我与她分析了一些手语方面的原因,为什么那些听人做手语节目,聋人很难看懂呢?这里面固然有手语统一的问题,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省市级的手语节目都是在一定的地域播放的,这在个地域里手语即使有差别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问题还是在于手语表达方式上,简单地说,就是缺少聋人味。这样也就不易被聋人所认同。
  郭莺说:“是的,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播出的过程中,我是按照《中国手语》的打法来打的。我后来想用一些聋人习惯的方式来表达,以适应他们的要求,但是,领导认为一定要按照《中国手语》的标准来执行,这也是推广《中国手语》的一种方式吧。有时想想真无奈。关于手语,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无论如何,真切地希望中国的手语能尽快统一起来,发展起来,推广起来,真正地起到信息无障碍文明工程建设的作用。”
  对于手语节目主持人的前景,她说:“手语主持人这个职业目前很少,涉及面不广,但还是挺有发展空间,手语新闻就是要给聋人朋友们提供了解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的一个真正的平台,自己也有信心把这个事做好。”
  她还介绍了目前的主持工作时间表:“常州手语新闻每月有四档,也就是说每周有一档,他们让我先做每月一档,主要是熟悉熟悉感觉,做熟了慢慢调整,也就是说每月可能会做二三档的吧。对了,四月八日晚上六点半,常州新闻频道里有一个关于我的专访,希望老师到时看看,提点意见哦。”
  在我与郭莺进行访谈的过程中,郭莺的父亲郭肖炎一直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只是偶尔给我端点水,递支烟。郭肖炎是一位普通的工人,与我有着十数年的友情,对于女儿的成长,他倾注了很大的心血。郭莺说过:“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父母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支持和关爱,是他们使人我懂得了做人要坚强,做聋人更要坚强。”
  对于郭莺做主持人的事,郭肖炎对我说:“当《千手观音》上演,姜馨田主持节目的时候,我觉得我女儿完全有资格尝试的,而且聋人应该可以做到听人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她上手语新闻,我不感到意外,我很兴奋,对她的寄望有了结果。姜的登台说明了聋人其实也拥有主持的权利。在此之前,一直找不到希望,因为国内一直好像没有这样的人能站在主持这一角色上,聋人的地位在主流社会上一直很低,能够做这一事情那就是说明聋人的地位也有提高的迹象了。”
  我给他们介绍了访问挪威时的一些见闻,告诉他们,挪威的聋人对自己的国家非常自豪,都说“挪威是聋人的天堂。”郭肖炎和郭莺闻之非常羡慕,郭肖炎说:“我们中国什么时候也象挪威那样就好了。其实我们的要求也比较简单呢,比如说,医院要有手语翻译,为聋人看病治疗提供方便。火车汽车售票也要设立一些方便聋人售票的措施,还有银行啊,公安啊,这样的太多了。对了,对于少数富起来的聋人,还应该有开车的权利。”
  是的,这个要求很简单。是的,我相信这样的要求与实现的距离已不再遥远。因为,聋人手语节目主持人的设立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丝春天来临的气息。
 
信息来源:聋人在线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 节目主持人 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