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声泉——聋人青年的律师梦

  •  
  • 浏览次数: 1353
  •  
  • 发表时间:2018-01-1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在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有一位特殊的学生,他置身于无声世界,无法张嘴说话,却立志做一名专业的聋人律师。 
   他叫潘声泉,是该校2010秋法律本科专业的一名聋人学生。为了能用所学专业知识更好地为聋人群体维权,他克服重重困难,终被深圳电大破格录取,成为该校法律专业首位聋人学生。 
   他还是活跃于聋人群体的普法宣传员,经常各地奔波,参与聋人案件维权,并为健全残疾人的法律制度建言献策。 
   连日来,记者通过QQ、纸笔对话等方式,多次采访他,还原这位无声青年的励志成长之路。 

   诚意打动电大 终被破格录取 

   潘声泉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他的从事音乐工作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的声音像泉水一样动听。然而,在几个月大时,因为一次医疗事故,还没来得及学会说话的他从此进入到一个无声的世界,成为一名聋人。 
   身体上的障碍不仅没有埋没潘声泉聪慧、好学的特性,还赋予了他超乎常人的毅力。他爱看书,喜思考,因为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他的大多数闲暇时光都是在阅读中度过的。“我家有满满3书柜的书籍,而且,还经常泡在图书馆。”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在书海中徜徉,如同在听一首首多彩世界的优美乐章,让他寻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向上的动力。 
   凭自己的努力,潘声泉顺利拿到数字媒体制作专业的专科文凭,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多年。 
   2009年,35岁的他做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学习法律,帮助聋人群体维权。这对毫无法律知识背景,且沟通有障碍的聋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聋人律师在全国还是个稀缺行业,专门为聋人开设法律课程的高校几乎没有。 
   当年9月,因为深圳电大残疾人学院没有专门开设法律专业,潘声泉找到深圳电大人文科学系主任刘霞,希望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入读该校法律系。课堂上怎么“听”老师讲课,怎么与师生交流,英语听力课怎么解决?学习后怎么从事法律工作?考虑到重重实际困难,刘霞当时并没有答应他的入读请求。 
   一年后,潘声泉再次找到刘霞,与她通过纸笔交流了一个多小时。“我被他的锲而不舍感动了,他想学法律绝不是一时冲动。”刘霞说,该校法律系没有录取聋人学生的先例,经过学校特批后,他成为该校建校30多年以来首位法律专业的聋人学生。 

 义工陪读 从未缺课 

   潘声泉之所以能被电大特批入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批义工主动加入陪读行列,为他能坐在教室“听”课创造了客观条件。 
   近日,记者在深圳电大法律专业《劳动法》课堂看到,潘声泉上课“阵容”强大,坐在教室第一排正中间的他,旁边带有两名“助手”,一名“助手”快速将台上老师讲解的要点敲在笔记本电脑上,另一名“助手”则用笔在书本上记录下重点。潘声泉时而看看手写的笔记,时而看看电脑,当他有疑问时,会举手示意老师,将写有问题的纸条递给老师,条件允许时,老师会用手写传字条的方式回答他;有时,则由一旁的“助手”将老师的讲解敲在电脑上。 
   记者了解到,潘声泉共有40多名“助手”,他们都是深圳的义工,为了帮助他上课,他们自发成立了一个陪读团,并建立一个QQ群。每到上课前几天,群主熊壮丽都会在群里“排班”,安排陪读人员。 
   熊壮丽说,群里的大多数成员都不懂手语,他们的工作是将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转为文字,方便他回去消化复习。自潘声泉上课以来,陪读团从未落下一节课,即使是他本人有事不能来上课,陪读义工也会到学校上课,帮他整理笔记。 
   “我们都很佩服他,很愿意陪他一起完成学业。”她告诉记者,自己和潘声泉在一次助残活动中认识,当时立即感受到他身上强大的能量,“他有思想,有才华,且怀揣着帮助残疾人群体维权的梦想”,所以,即使陪读义工的服务不计在义工的服务时间里,纯属“义工劳动”,但义工们毫无怨言,总是很积极主动地陪他上好每一堂课,记好每一次笔记,“因为我们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经常往返各地 助聋人打官司 

   置身无声世界30多年的潘声泉,对聋人群体有着很深的认识。他坦言,因生理缺陷无法与普通人交流,鲜少接受正常的教育,内心孤僻的聋人很容易被坏人利用,犯罪率较高。在处理聋人犯罪案件时,部分手语翻译无法准确地翻译不同地区聋人的自然手语,常常出现案件判决结果有失公正的情况。 
   “相对于普通律师,专业的聋人律师,将更容易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在辩护时更准确公正。”他表示,尽管聋人律师在辩护时还是需要借助手语翻译,或通过纸笔交流、电脑敲字等方式来进行辩护,但在准确性和公正性等方面的优势是难以取代的。目前,中国真正意义上专业的聋人律师非常少,大多数聋人都是自学法律,没有接受正规的大学法律教育,也没有律师资格证。 
   所以,成为一名专业的聋人律师,是潘声泉努力的方向。学习法律以来,潘声泉就开始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为聋人维权奔走。因为表现突出,他成为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经常奔走各地,为聋人实施法律援助。 
   去年11月起,他去了内蒙古、重庆、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以公民代理或律师助理的角色为几起聋人盗窃、伤害、绑架案作协助辩护;今年3月,他来到郑州,帮助处理一起聋人参与的巨额欠债的案子。此外,他还参与过武汉、成都、兰州、延安、台州等地的聋人案件等。 
   潘声泉在聋人圈内已小有名气,深得他们的信任,在协助处理完法律程序后,他总会给每一个涉案的聋人上一堂普法课,“我的话他们多少还是愿意听一点的。”他自信满满地说,目前,他正在积极准备司法考试,希望取得律师资格证,成为一名专业的聋人律师。 

 致信广电总局 呼吁新闻节目配字幕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为健全聋人的法制环境建言献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潘声泉联合4位聋人发起致国家广电总局的建议信,建议广电总局依法制定国家级和省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加配字幕的实施细则和规范,以方便聋人、老人、方言使用者的需求。 
   “中国听力残疾人多达2004万人,接收外界信息时面临巨大的障碍,这些障碍,有些是天然的,也有一些是人为的。”潘声泉说,例如,电视新闻节目长期缺乏字幕,就是对聋人群体的严重障碍。这封建议信得到了国内11个省、直辖市的892名聋友响应并签名。 
   去年5月,潘声泉加入全国反歧视维权小组的公益组织,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法律维权人士,参与一些残疾人的维权活动,包括深圳公交、地铁向外地残疾人实行免票等优惠政策、向铁道部建议残疾人乘坐火车票半价的相关维权活动都是由该组织发起。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文/秦小艳 图/程海昆)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 律师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