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拓展就业渠道 成就残疾人“就业梦”

  •  
  • 浏览次数: 1736
  •  
  • 发表时间:2023-09-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残疾人要实现长期就业、稳定就业,面临着常人难以料想的诸多困难。成都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并把“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5.86万人”纳入2013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结合“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继日前举行“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之后,成都市残联又着力推进残疾人手工艺品商品化工程,拓展残疾人灵活就业渠道。
  喜庆精巧的中国绳结,惟妙惟肖的脸谱、面塑,漂亮轻巧的景泰蓝、藤编……现在,这些由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通过残疾人手工艺品商品化工程的运作平台行销国内外。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00多名残疾人通过该项目实现了灵活就业,成就了他们的“就业梦”“致富梦”。
从加工到销售“一条龙”
打造连贯商品化平台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残疾人的基本权益。为了开拓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就业渠道,成都市残联深入推进“残疾人手工艺品商品化工程”。成都市残联负责人介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和摸索,现在,“商品化工程”已经打造了一个由培训、加工到推广、销售的连贯平台。
  由残联建立的各个加工基地,为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进行各类手工艺品加工技术的系统培训,从而带动更多具有手工艺品制作特长和爱好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或从业。残疾人加工出来的手工艺品,通过专(联)营店的形式以“蜀雅坊”的统一品牌进行销售。通过这个平台,残疾人的手工技艺切实实现了商业价值。 
3000多名残疾人得到免费培训
10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每天上午9点左右,46岁的李昕莉都会准时来到位于双林路170号的蜀雅坊总店,开始她一天的工作。自从参加成都市残疾人手工艺品商品化工程的蜀绣培训后,她就在这里从事蜀绣制作,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元钱。有了谋生的一技之长,李昕莉说,“自身价值得到了实现,生活质量也改善了!”
  “蜀雅坊”已成为我市实施残疾人手工艺品商品化工程的一个品牌。蜀雅坊总店项目负责人包春洪也是一名残疾人,他告诉记者,他们的手工艺品销路不错,除了在各专营店零售外,还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有专柜销售,也有外地团体长期订购他们的产品;不少精美的产品还成为外事活动中馈赠外宾的“成都名片”。
  据统计,截至目前,通过实施残疾人手工艺品商品化工程,全市共有3000多名残疾人得到免费技能培训,有10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集中就业、家庭从业或灵活就业。
建立四大生产基地
吸纳更多残疾人加入

  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自投入市场以来,因为做工精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大。为了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进一步扩大残疾人手工艺品影响力,切实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目前,我市已经分别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蒲江县西来古镇、都江堰市青城山以及崇州市建立了4个主要的残疾人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及专营店。
  另外,成都市残联还与各区(市)县残联合作开设了中国绳结、脸谱、面塑、丝网花、藤编等项目,增加手工艺产品的种类,扩大了残疾人手工艺品在各区(市)县的影响力。
  为贯彻落实近期召开的全省、全市创业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市场需求,下一步,成都市残联将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项目,力争吸纳更多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加入到手工艺品商品化工程中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梦”,从而进一步增加残疾人收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TY02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成都 拓展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