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陈岁红:一个帮“折翼天使”圆梦的人

  •  
  • 浏览次数: 2430
  •  
  • 发表时间:2018-05-0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记得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孩子都是拥有健康羽翼的可爱天使,轻盈平安地降临人间。可有的孩子太急于来到这个精彩的世界,落地时不慎折断了翅膀,于是,他们从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超膀的人。而那个用爱心为他们康复羽翼的人,就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
  河南省汝阳县特殊学校的陈岁红,就是这样一个帮“折翼天使”圆梦的人。

追梦,无怨无悔从事特教事业

  1990年10月,汝阳特殊学校建校,陈岁红老师成为首批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记得刚来到特教学校的时候,她满怀着希望地见到了执教的第一批学生,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她登上三尺讲台,望着那些孩子的时候,她的心还是一下子缩得好紧好紧。
  一张张如鲜花般可爱的笑脸,一双双如明月般闪亮的眼睛,竟然是一群又聋又哑的孩子! 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受到一名特教教师肩上担子的分量。
  这是一株株病萎的花朵,这是一个个上帝打了胎记的天使,这是一群需要老师去加倍呵护的群体。除了这些生理上的缺陷之外,他们和常人毫无区别,他们的本性并没有随着她生理上的缺陷而减弱。因此,她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很大的期待。当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名名残疾孩子叩开知识殿堂的大门,她从听障孩子的无声世界中发现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听到了孩子渴求知识、渴求理解的呐喊。用自己的爱心给孩子们希望、快乐和自由。她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既然干上了这一行,就要爱上这一行。”她在心里下定了终生从事特教事业决心。
  重度智障儿童杨晓花刚来学校时头发很长,头皮上粘着厚厚一层东西,上课从不坐凳子,生活不能自理。陈老师悉心地观察她,亲近她:上课时,陈老师手把手教她;上下楼时,亲自领着她;游戏时,她一起玩卡片,搭积木。陈老师一天四五次为她尿湿的裤子。
  渐渐的,杨晓花变了,骂人的次数少了,上课时也回到座位上听讲了,当老师帮她换衣服时,她也会说“老师好”“谢谢”了。
 

筑梦,默默无闻奉献三十一载

  残疾孩子在上学之前,因为残疾的阻碍,对世界的感知是片面、残缺、单调而孤寂的。而特救教师,通过手语、通过语言、通过智力开发,渐渐给了他们一把打开多彩世界的钥匙。因此,每一位用心的特教教师,都被他们发自内心地尊崇着,爱戴着,信任着。这样的信赖和尊崇,常常感动着他们,让他们深深觉得幸福。
  陈岁红老师所执教学校的大部分孩子都来自偏远的山村,孩子们大部分都寄宿在学校。而她们班最小的孩子和最大的孩子相差4岁很普遍,混龄教学,学生情况复杂,尤其需要教师多加关注。针对这种情况,她利用吃饭和课余时间尽量多跟孩子们在一起,在点滴细节上去观察他们的需要。学生一明的鞋子坏了,每次活动他总是躲在一边,她拿来孩子的鞋子给他换上。学生病了,她总是带上学生到医院看病买药。许多孩子的家长,常对她说:“老师,这样的孩子,我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跟孩子说不清楚,说了也不听,他只听你们老师的”。而那些孩子们,更是常常用他们的方式告诉她:“老师,爸爸妈妈不懂我们,我只有和您说,我只相信您。”
  学校初办时,生源稀少,师资紧缺。为了让适龄听障学生及时入学,她翻山越岭去学生家里动员。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她一个人教一个班的全部课程。1992年结婚时她仅请了一天假。1993年添小孩时假期末满就到校上课。为了教育好学生,陈老师苦练特教基本功。
  为了学好手语,她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还把《中国手语》一书带在身上,挤时间看,抽时间练。走路时嘴里嘟嘟囔囔,手指比比划划,熟人见了,说她是“神经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组织的手语比赛中,她多次获奖,成为学校里的“手语专家”。为了备好课,她反复诵读教材,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了认真梳理;为了讲好课,她主动邀请校领导及其他老师来听课指导;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她将每一篇课文抄成大字课文。岁月不居,天道酬勤。陈老师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质课教师,成为汝阳特教战线的“明星”。
  三十一年来,她作为一个从事特教事业的老师,虽没有石破天惊的壮举,没有辉煌显赫的荣耀,但是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真挚的爱心为听障孩子托起一片蓝天!
 

圆梦,孩子笑脸就是最大幸福

  作为特教老师,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孩子们甜美的笑脸。
  高尔基曾经说过:“感到自已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一一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正是这特殊的岗位,给了她一个播撒爱和善的乐园,给了她满满当当的幸福。
  外在的翅膀有损伤,但每个人还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就是坚强不屈,它能够帮助人们战胜困难,实现梦想。为此,她常常告诉学生,缺陷不可怕,只要坚强不屈,勇敢面对,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
  赵小畅刚入校时还不到六岁,家人流着泪把她留到学校。为了消除家长顾虑,让孩子早些适应学校生活,陈老师每天是早来晚走,照顾她吃饭睡觉,给她梳头。还不时给她买包子、月饼等小食品。爱心融化了坚冰,爱心拉近了距离。小畅不再哭闹了,后来进教室上课了。如今她聪明伶俐,成绩优秀。家长逢人便说:“陈老师待孩子比俺做亲爹亲妈还亲!”
  “愿将心血化时雨,喜看残木也成材。”她的学生们身体虽有残疾,但这丝毫无损于他们有一颗和健全孩子一样纯洁善良的心灵。虽然他们的目光有时呆滞空洞,但这也丝毫不能阻挡他们的生命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当人们审视的目光超越了外表而深入他们的内心,就会看到残疾孩子的可爱和美丽,就同样能感受到生命对话的喜悦。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们比比划划,用手势说话; 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们勤勤恳恳,用爱心沟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与听障孩子的结缘,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学得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享受到了属于她的特殊的幸福! 岁岁年年勤耕耘,年年岁岁育花红。陈岁红,山区特殊教育中帮“折翼天使”圆梦的人,就这样一路走来,收获幸福快乐;一路走去,播撒爱心阳光。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