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中翩翩起舞 一群听障孩子的舞蹈梦

  •  
  • 浏览次数: 204
  •  
  • 发表时间:2017-02-27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22日下午,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里,响起悠扬的民族乐旋律,24名身着紫色练功服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形,踩着音乐节拍,跟着老师做出一个个舞蹈动作。看着他们灵动的舞姿,以及与音乐协调的配合,你不会想到他们是一群听力障碍的孩子。

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部,目前共有104名学生,年龄跨度从7岁至22岁。在这里,他们享受着和普通人一样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职业高中教育。舞蹈对于他们很多人来说,曾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但是随着社会对残障人群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听障孩子有机会去学习舞蹈,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

他们懂得梦想需要坚持

听障孩子学习舞蹈,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首先他们要学会如何在无声的环境中,通过观察老师的手语找准节拍,同时也要兼顾舞伴的动作,确保团队整体协调。光是达到以上两点要求,就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

金凯丽今年18岁,在24人的舞蹈队当中算得上身材高挑。记者来到舞蹈教室的时候,大家正好在自由练习,金凯丽面朝镜子专心致志地温习着民族舞,看到身边的同学有记不准的动作,还贴心地手把手教,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样子。

“特别喜欢跳舞。”金凯丽努力地咬准发音,说完自己还有些小羞涩。在一旁的老师夸她有舞蹈天赋,能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这支舞的意境。更加难得的是,金凯丽是个多才多艺的学生,除了跳舞,绘画功底也不错,她的国画作为优秀作品被挂在了陈列室的墙上。

 

 

QQ图片20170224112856

 

(金凯丽的绘画作品)

金凯丽的好朋友夏美乐也是舞蹈队的成员。今年19岁的夏美乐已经练了10年舞蹈,在这群孩子中间属于“前辈”了,但是她那股认真劲儿丝毫不逊与其他同学。说起舞蹈,小姑娘眼里亮闪闪的。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学习生活很开心,最开心的就是每周都可以跳舞。

正在这时,旁边突然传来小女孩的啜泣声,怎么练着练着哭鼻子了?舞蹈老师赶紧抱着她询问情况,原来这个一年级的小姑娘今天第一次压腿,开始还咬牙坚持着,到了最后真得忍不住,疼得流下了眼泪。老师安慰她已经很棒了,小姑娘一边流着泪,一边坚强地握拳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很心疼,可是要练好基本功,吃苦是必须的。这些道理孩子们都懂,虽然辛苦,但没有一个孩子打退堂鼓。”舞蹈老师告诉记者。

 

 

QQ图片20170224112859

 

(正在练习压腿的小姑娘)

他们用爱浇灌梦想之花

坚持源于梦想,如果没有这些可爱的大人们,孩子们的梦想之花未必能够绽放。

金华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郑显玲一直非常支持学生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她认为自己的学生能力并不比普通孩子弱,只是因为身体上的残障,导致他们的心声很难被家长、老师、社会听到。现在,学校为孩子们开设了律动、玉雕、茶艺、陶艺、剪纸、工艺美术等课程,在发掘学生特长的同时,教授他们一技之长,为毕业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QQ图片20170224112903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制作的手工花)

施红孩也是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的热心人之一。她曾在永康当过老师,深感做教育就是要本着一颗热忱纯粹的心。离职之后,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选择继续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并且找到了另一条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

去年,施红孩与周广墉等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申报了“折翼天使——残障儿童艺术发展计划”,并且顺利入围第三届金华市社区公益创投项目。用她自己的话形容,从那时候起,她和这群特殊孩子们的缘分就剪不断了。

郑显玲告诉记者,虽然学校已经开设了律动课,但是全校专职的舞蹈老师只有一名,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一次偶然的机会,施红孩在与朋友的聊天中听说了这个情况,立刻决定联系学校,表示愿意介绍专业的编舞老师,并且承诺每周两次请舞蹈老师到学校进行教学。

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24人的小小舞蹈队。

“这些老师都来自金华专业的舞蹈馆,其中领队的何老师就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人,当听说要来特殊学校上课,她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还积极介绍了一位优秀的编曲老师。”施红孩说,从去年12月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到现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新老师们已经融入了这些孩子的世界,真正地成为了朋友。

金华市社区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朱奕告诉记者,为特殊群体对接合适的社会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是开展社区公益创投活动的初衷。

来源:金华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听障孩子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