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听障摄影师用相机记录喜怒哀乐

  •  
  • 浏览次数: 129
  •  
  • 发表时间:2023-09-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居买·亚库普在自己的便民照相馆前,记录着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次高烧让6岁的他变成了聋人,成年后,他又被淋巴瘤缠身,多次萌发自杀的念头,是一张张照片救了他。“拍照是我的第二生命,照片是我的第二听觉。”近日,他在纸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这个听不到快门声的33岁年轻人是居买·亚库普,出生在新疆喀什巴楚县,目前在乌市天山区赛马场东社区经营一家照相馆。墨绿色马甲,肩上背个包,这是他最喜欢的装扮。整个采访过程,他都用笔和记者交流,他“说”:“生活中不能听到的声音,不能说的话,全部可以通过照片表达出来。”

父亲卖掉耕地买第一部相机

  “6岁那年高烧后,父母为了能让我说话,四处求医,跑遍了当地所有的医院,”居买·亚库普“说”,到12岁,父母才放弃了求医。父亲发现,他经常拿着家里的照片看,到了照相馆门口就不走了,总是用祈求的眼神看着父亲,为了让儿子学一门手艺,日后能够生存下去,父亲一狠心,卖掉了家里的几亩地,用30元钱给儿子买了一部胶卷相机。

  那是1992年,居买·亚库普第一次摸到了相机。此后,他一看到东西就拍个不停,晚上天黑了,就在院子里月光下拍照。长大后,他在喀什聋哑学校上学期间,就给自己的同学拍照,一张照片收5毛钱费用,而他需要投入1块钱的成本,“没有赚过1分钱,只要有人找我拍照,我就恨高兴,在别人的照片上,我能看到每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声音。”他“说”。

  毕业后,居买·亚库普在家乡巴楚县的一家照相馆打工,每天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拍照。慢慢地,乡亲们都知道有一位年轻的聋哑人,黑色卷发、瘦瘦的,穿着马甲,背个包,骑着车到处给人拍照。

  1999年,居买·亚库普和在聋哑学校认识的聋人米热古丽结婚了,他在一家照相馆打工,妻子在外做零活。两年后,他发现自己脖子上长了瘤子,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淋巴瘤。为了治病,夫妻俩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惟独仅有的一部相机没舍得卖。
身患淋巴瘤边拍照边治疗

  2003年,夫妻俩带着几千块钱和一部相机,离开巴楚,来到乌鲁木齐进行了长达10年的治疗。

  治疗期间,居买·亚库普在建筑工地上打工,脖子、腿、胳膊,只要有淋巴结的地方都在长瘤子,他的身体支撑不了高强度的体力活,继而将目光转向国际大巴扎上的摄影店。他拿着自己住院、工作期间拍摄的照片,在大巴扎上一家摄影室找到了当助理的工作。妻子的工作不稳定,哪里钱多就去哪里上班。摄影助理1个月1200元的工资还不够交房租、买药的,“好几次想结束生命,不想再拖累妻子。”他“说”,妻子一发现他有轻生的念头,无法用言语安慰他,就拿起相机塞给他,“只要按下快门,就什么事都忘了,只有快乐。”他“说”。

  米热古丽攒下所有的钱给丈夫治疗,一条黑色的裙子连穿6个夏天,居买·亚库普没有用过刮胡刀。一间月租金两百多元的出租房里,两人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部3000元的单反相机。“到哪里都带着相机,出去买个菜也要带,直到我们的儿子和女儿出生以后,他才再也不想自杀的事。”米热古丽写道,丈夫对拍照的痴迷有时胜过对她的爱。2010年,第四次手术后,他身体里的大部分淋巴瘤被切除干净了,目前需要吃药控制。

看口型与人用笔交流

  2009年,居买·亚库普爱好摄影的事被天山区赛马场东社区工作人员知道了,为了帮助他们一家人安定下来,社区免费给他们提供了一间空房子,居买·亚库普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照相馆,他负责赚钱,妻子全职照顾家庭,教育孩子。

  在这个30平方米的照相馆里,有两个影视闪光灯,一台电脑,一部打印机,一部相机加三脚架,每天都有人来这里照相。中午1点多的时候,两位母亲带着4个孩子来照相,4个小孩进门就乱跑,家长根本拦不住。居买·亚库普不到一分钟时间,摆好影视灯,架好相机,拉开布景,孩子们主动站在了相机前。他给4个孩子排好位置,重新换了一下衣服,双手将自己的嘴角顶起,笑了两下,4个孩子跟着笑了,此时快门已经按下。

  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进来就说话,居买·亚库普看了一会儿,在纸上写下“你们要拍合照吗”,两人点点头,女的指着自己的头发和衣服,他找来梳妆品拿到女孩的面前,女孩点点头。半个小时后,居买·亚库普给女孩画好妆,拍了合影。

  走进店里的每一个人,居买·亚库普先看口型,根据口型猜测内容,再在纸上写下来,拿给对方看。熟悉的客户进来时不说话,办完事,钱放在桌子上就走了。
女儿长大后想当照相馆的化妆师

  让居买·亚库普夫妇骄傲的是,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是健全人,汉语说得很好,很懂事,平时一有空,就在店里帮爸爸招呼客人。

  居买·亚库普的电话都是儿子和女儿接,了解到客人的意图后,再通过手语告诉爸爸。“在我家,爸爸妈妈从来不吵架,也不和我们生气。”6岁的女儿阿尔祖说,她和哥哥用语言交流,跟父亲用手语交流,家里来亲戚朋友时,他们兄妹俩帮父母和亲人交流。

  家里现在有两部相机了,居买·亚库普用小相机教两个孩子学习摄影。10岁的儿子阿尔曼说,他已经跟着父亲学了3年的视频剪辑、拍摄,基本的软件都会操作,这个暑假,他帮自己的同学拍照,已经做了一两个视频短片。

  而6岁的女儿说:“我长大了要做化妆师,爸爸拍照,我来化妆。”

  居买·亚库普看到女儿用手语跟他这样说,抱起女孩,给她拍了一张照片。

  “我现在在想,赚到钱以后,扩大摄影室的规模,让女儿当化妆师,儿子做拍摄和影视后期。”居买·亚库普“说”,他们全家现在还住在出租房里,“最近的愿望是攒够钱,给妻子补上一个结婚戒指。”


来源:亚心网
原标题:新疆聋哑摄影师用相机记录喜怒哀乐
责任编辑:TY01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