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聋人夫妻:大学毕业结伴回母校执教 用手语传递爱和知识

  •  
  • 浏览次数: 99
  •  
  • 发表时间:2017-05-04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没有声音的世界,就像没有字幕的电影默片。聋人的世界没有语言,没有声音。今年27岁的贾凯涛和孙洁夫妻俩,都是聋人,现在是夏津特殊教育学校工艺课老师。贾凯涛和孙洁都曾在夏津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只是四年前俩人同时考上郑州师范学院才真正相识。如今两人大学毕业,结伴回到母校,成为夏津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他们的爱情誓言,说不出,听不见,却在日常柴米油盐的琐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慢慢成长。

认真听课的同学们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这对90后聋人夫妻的“无声”世界,感受属于他们的别样幸福。贾凯涛,27岁,德州夏津人,自出生时起便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因为听不见声音、不会开口说话,1997年,到了读小学年龄的贾凯涛被父母送到夏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孙洁,27岁,安徽蚌埠人。因为小时候的一场意外,孙洁的听力受损,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声音。2003年,孙洁被父母送到夏津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如今两人大学毕业,孙洁和贾凯涛结伴回到母校,成为夏津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贾老师与同学们

  日常的教学中,无法进行语言沟通是面临最大的困难。贾凯涛和孙洁主要通过手语和口型与孩子进行交流。

聋童更适合手工

  虽然贾凯涛和孙洁都毕业于夏津特殊教育学校,但是当时他们并不认识。直到四年前,两人同时考上郑州师范学院,在同一个班学习艺术设计,两个人的缘分才开始。半年前,贾凯涛和孙洁相约一起回到母校,成为夏津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聋童更适合绘画

 

  因为都是聋人,教学中彼此听不到声音,更没有语言沟通,贾凯涛和孙洁就用手语与孩子进行交流。
  和正常的孩子相比,聋童的注意力更集中。这也是为什么聋童更适合学习绘画、手工等艺术的原因。

同学眼中的大姐姐——孙老师

  在孩子们的眼里,孙洁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像是他们的大姐姐。遇到不会的难题,孩子们总会主动找孙洁帮忙。
  刻纸工艺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这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更是不小的“挑战”。同为聋人的贾凯涛孙洁夫妻俩,与孩子们感同身受。对于聋人来说,听不见声音、不会说话,是学习知识的最大困难。对于一些刻纸的高难度技术,贾凯涛和孙洁总会一遍又一遍的示范给孩子们看。教学中不小心用刻刀划伤手指的事情时有发生,贾凯涛和孙洁从来没有“喊过疼,说过累”。

耐心教课的孙老师

  2016年11月,贾凯涛和孙洁举行了婚礼,两人决定定居贾凯涛的老家德州夏津,并决定回母校——夏津特殊教育学校当老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授给更多的聋孩子。
  如今,夫妻俩有了爱情结晶,孙洁怀孕六个多月,中午回家路上,骑车带着孙洁的贾凯涛格外小心。

认真上课的贾凯涛

  贾凯涛的责任心很强,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这也是孙洁对贾凯涛最满意的地方。
  孩子们学累了,课间休息时间,贾凯涛带学生到篮球场打球锻炼身体。孙洁则在一旁边看球边当裁判。这就是90后聋人夫妻贾凯涛和孙洁的别样幸福,虽然他们的爱情誓言,说不出,听不见,但却在日常柴米油盐的琐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慢慢成长。

来源:齐鲁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手语 母校 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