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语言、大脑、肺活量可以再发育吗?~人工耳蜗故事之十五

  •  
  • 浏览次数: 210
  •  
  • 发表时间:2018-02-0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中国聋人网讯  本文最初发表于新浪博客,征得作者同意,与中国聋人网网友分享。当聋人做了人工耳蜗后,大脑分析的能力、肺活量、语言能力起了什么变化?丹丹结合自己的体会,总结出本文,为大家的语言康复提供参考。本文是系列的第十五篇。

爱益声耳蜗工作人员在为蜗友调机

  今天我想谈谈我对听力能力再发育的想法。
  前面的文章,我谈了大脑和听力能力的关系, 肺活量的重要性,还有语言的速度等等。这次我想谈的是,其实听力能力的进步和发展是大脑分析的能力、肺活量、语言能力三方作用的结果,它们缺一不可,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是我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每一次听力感觉变好,都会从整体上得到改变。比如,我的肺活量变得好一些,我的大脑对语言速度的分析,我自己的语言能力也会增强。
  我的看法是,大脑分析的能力、肺活量、语言能力,这些都是耳聋人在重新获得听力后,可以促进她们的再发育。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之前的听力缺失,大脑以前没有听到小声音,中等音量,我们可能听不全语言,对语言的速度也无法去模仿和学习。当一个人在没有听力的环境能去快速说话的时候,他不会去快速说话。与此同时,他就不会具备正常人一样的快速说话的气息,和肺活量。听力不好的人长时间都是在慢速的语言环境下说听,突然快速说话必需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或者说一个练习的过程。
  而且,当我们只练习快速说话,或者只练习肺活量,或者只让大脑适应快速的说话,单独练习这些的其中一种,都是不行的,都不会起到提高听力的效果和作用。因为这三个问题是一个人整体性的再发育,是一个统一整体的变化,就是一个人在不断增强自己语言和听力的同时,是这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一个人去适应快速说话的时候,当他的气息不足,冷不丁去听快速说话的时候,会感觉喘不上来气,呼吸上不舒服,大脑也承受不了这么快的说话速度,根本无法去听,自己说不出来那么快的速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聋人朋友此刻就是感觉,根本就听不了,自己大脑和身体都承受不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把快速说话当回事,不去跟上他们的说话速度的时候,就会感觉,他们说话就像小蜜蜂一样,嗡嗡嗡嗡地在自己耳边,什么也听不不出来的,听快速说话都是一种嗡嗡嗡的模糊的声音。
  当我们有能力去听快速的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大脑能够承受这种速度,能分析,肺活量也能承受,在听的过程中不会喘不上来气,我们自己也能够表达这个速度的语言,那些我们曾经认为“嗡嗡嗡的”模糊的快速说话,就变成了我们能识别和能听懂的言语声。
  举一个例子,以前家里有客人来聊天,刚开机的时候是无法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更没法参与,说话的语速太快了,识别不了。但是自从肺活量不断地能适应快速说话,大脑也能分析说话的速度,语言能力的增强,我就开始慢慢听懂了以前认为听不懂的“嗡嗡嗡”的模糊的说话声。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听力能力的进步,是大脑、语言、肺活量和气息,三方共同进步的结果。
  我是怎么提高的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没有做什么大量的煅炼,就是在听快速说话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大脑、语言和肺活量上承受不了,不可能立刻就听出来。我就没有要求自己立刻就听出来说的是什么,而是让自己在听快速说话的时候,能让自己的气息和肺活量一点点的能承受,让自己的大脑一点点的能适应。不要求一定能听懂,而是要求自己的大脑和气息肺活量一点点的慢慢能承受这种说话速度,是在自己不难受的情况下,每天适应一点点,长期下来,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二年,你就会发现,当别人快速说话的时候,你从生理上,大脑、气息、肺活量上,完全能够承受快速一点的说话速度,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听原来认为快速的说话,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听出来了。
  所以说,我认为,听力能力的提高,其实是大脑、肺活量、语言能力整体性的提高,这三个方面的整体性的提高是缺一不可的。
  中国聋人网编者加注,据《百度知道》内容,以中央台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为例,60年代,每分钟播出约185个字;80年代,200—220字;90年代240—260字;近几年,每分钟250—270字,最快时达到每分钟300多字。
 
来源:丹丹淘淘2016 新浪博客 爱益声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耳蜗 肺活量 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