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公益”联盟向听障孩子送苗木盆栽 愿春天相伴

  •  
  • 浏览次数: 58
  •  
  • 发表时间:2014-03-13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汇聚公益力量、传递社会爱心。今天成立的“浙报公益”联盟,联合浙江省妇联、省残联、省住建厅和杭州市园文局,共同推出“3.12爱在春苗行动”,借助植树节这个契机,为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听障孩子们送去苗木盆栽,送去春天的希望和美好,也将“浙报公益”联盟的爱心播种到社会的土壤中。

  在活动现场,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老师,讲述了听障孩子们如何与身体的残缺抗争、如何在无声的世界中感受人间美好。

  7岁的丽水女孩罗小莲,去年做了人工耳蜗,经过每天5个小时的矫正,今年已能顺利开口和他人交流了。她的母亲告诉记者,能听到孩子说话,是全家人的希望,“今年1月第一次听见孩子喊‘妈妈’,我太激动了,真的没想到会有那么一天。”

  去年5月,本报“佳友民情快车”栏目推出《何时能圆入学梦》报道,介绍了浙江部分山区的聋儿从出生起就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心酸故事。本报佳友民情工作站联合有关单位,捐赠价值十万元的助听器,给数十名失聪者带来一个有声世界。

  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副主任王飞介绍,康复中心是由商教苑社区小伶儿幼儿园改建,这里的听障孩子们大部分都得到政府资助安装了人工耳蜗,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说话,和很多听障人相比,已经算幸运了。

  因听障孩子的本能反应是用手语,康复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锻炼、矫正和提高这些学龄前儿童的说话、听力能力,让孩子们多说话,用嘴巴交流,“我们希望每个听障孩子不仅会叫妈妈,知道吃饭睡觉,蓝天白云,更能从直观到感性,明白什么是‘漂亮’,更多地了解和接触健全人的社会。”

  在康复中心的小操场上,“浙报公益”联盟爱心单位——杭州市园文局送来的几十盆花苗盆栽,摆成了两个爱心形状。杭州采荷第三小学的28名学生,亲手将小盆栽送给康复中心的小朋友们,用爱心鼓励残障的小伙伴们,不畏风雨茁壮成长。采荷三小一(4)班的许浦文说:“我不能想象听不到的日子,只希望能给听不见声音的小伙伴们带去快乐,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开心快乐。”

  从事残联事业工作的王飞,说自己很幸福,因为他和同事每天都在做好事。“如果知道的人更多,一定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和组织涌现。残障孩子们虽然戴上人造耳蜗,但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尊重,需要关心和关怀。”

  有心,有爱,有力量。“浙报公益”联盟凭借浙江日报及相关媒体平台,整合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学术及各界组织各方力量,定期举办公益活动,与社会公众同步互动帮扶。

  本报期盼更多的残障孩子回到有声世界,和正常人一样听着爸妈讲故事,喊爸爸妈妈我爱您!

来源: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TY02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