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聋儿的妈妈到100个聋儿的妈妈

  •  
  • 浏览次数: 63
  •  
  • 发表时间:2014-05-1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吴妈妈和新星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在一起

  震耳欲聋,人们时常来形容飞机起飞时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噪音高达120分贝左右,但对蔡明朗来说,曾经唯有如此的强度,他才能有点朦胧的声音。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昨天,在瑞安市新星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蔡明朗和他的妈妈吴小英正和一群重度聋儿一起唱歌、游戏,孩子们的语调并不清晰,却整齐划一。

  蔡明朗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蔡明朗在说明为何发“零薪酬超级保姆”的招聘启事后,讲述了母爱的故事——

  上万次边说边写边画

  20多年前,3岁的蔡明朗在瑞安高楼出生不久,便随父母一起来到丽水的一个山村。一天夜里,明朗突发43摄氏度高烧。由于山区地处偏僻,来不及送好的医院,明朗最后双耳聋了。

  吴小英带蔡明朗去杭州就医,医生只有一句话,药物或神经性损伤导致重度耳聋,治不好了。但是吴小英还是坚决求医生给儿子打了一个多月的针。

  吴小英不甘心儿子就此处于无声世界,她带着孩子到处看医生,为儿子佩戴助听器,在家里用自己的土方法,对儿子进行康复语训。从“啊”、“哦”、“呀”等基本的拟声词开始,再到1、2、3……10等数字,但她再怎么耐心地反复教,反复说,可孩子只是盯着她,一言不发。吴小英知道蔡明朗从小喜欢画画,她又买来绘画书本和孩子一起画,“枪”、“车”、“红”、“白”……吴小英上万次边说边写边画,明朗千万次摇头发呆摇头,吴小英几次忍不住发脾气,几次打算就此罢休,但看见孩子那眼神,她很心疼,不想放弃,她告诉自己,“我的孩子以后会说话”。

  她带着蔡明朗去公园、去串门,看见公鸡,她学公鸡“喔喔”叫,看见汽车就指着“嘟嘟”,经过1年多的语言训练,蔡明朗终于有了语言反应,从无声到发声,从说出一个“妈——”字,到说出一声“你——好”,吴小英终于鼓足勇气,决定送明朗和他的弟弟一起去正常的幼儿园结伴读书,培养儿子的胆量和听力。

  一做就是5年“家教”

  尽管有助听器的帮助,但是明朗和家人有自己的“语言习惯系统”,他对家里人的话比较容易听懂,老师上课的内容他几乎听不明白。吴小英不放心,经常偷偷到幼儿园观察儿子的日常生活,慢慢见到儿子上课有反应,与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她很欣慰。有一天,她送蔡明朗下楼去幼儿园,那时蔡明朗已经读大班了,他突然踉踉跄跄地对吴小英说,“妈——不要送我,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这是蔡明朗第一次,说了这么长的一句话,吴小英至今难忘。

  但是对孩子康复语训还没有结束,她不想蔡明朗去聋哑人学校,也不想孩子以后只能用手语“说话”,她希望孩子跟正常人一样能够交流。为了让孩子跟上小学的课程,吴小英每天晚上给蔡明朗复习功课,同时预习明天的上课内容,一做就是5年的“家教”。蔡明朗没有一门功课考不及格,吴小英很满足。

  成百名聋儿的妈妈

  明朗上了初中,功课已经不需要吴小英来辅导,考试成绩也都能及格,慢慢地也能和同学顺利地进行语言交流。而在明朗的印象里,上了初中,妈妈变得更加地辛苦和操劳,不仅要操心他和弟弟,还有更多的孩子。

  吴小英成功语训聋哑儿子后,聋儿家长纷纷找上门,甚至把孩子硬塞给小英,希望她帮助进行康复语训。

  吴小英当时有顾虑,明朗的康复语训已让她心力交瘁了。但是吴小英见到那些贫困家庭的聋儿,残余听力还比较好,如果没人对他们进行康复语训很有可能成为聋哑人,这让她非常难过。

  终于,吴小英动摇了。2003年秋天,吴小英收下了第一个聋儿,对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后来又来了三个聋儿,她就将家里卧室、书房全改成教室、寝室,让聋儿们吃、住都和她在一起。

  明朗说,这是为了随时能和孩子交流:“妈妈不想耽误任何一天,康复语训越早越好。”

  从“啊”、“哦”、“呀”等拟声词,再到1、2、3……10等数字,明朗放学回家,经常看着妈妈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对着孩子们发音,反反复复帮他们矫正口型。

  “千百次的言语训练才能发音,妈妈,说的口干舌燥,嗓子红又哑,真的很辛苦,妈妈做得很不容易。”明朗说,有些聋儿脾气不好,不听话,妈妈就耐心教,有些聋儿感冒发烧,妈妈还会亲自照顾。

  不过,当吴小英感冒发烧了,累得躺床上时,明朗会走过来摸摸她的额头:“妈妈,好点了吗?”那些孩子们也会非常懂事地把开水端到床前:“妈妈!喝水。”这时候,吴小英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05年6月,在市残疾人联合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瑞安市新星聋儿康复语训部正式创立。2010年,为了让更多的聋哑儿童得到康复,市残联将语训班搬到康复中心,还配备了十几万元的器材。

  目前该康复中心面积已达12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多名听障儿童,并配有专业语训老师8人,设有6个教室,一个启聪室、测听室等。语训班自开班以来,收训听障儿童共100多人,其中已有60多名儿童康复后走进正常的学校和幼儿园。

  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如今,25岁的明朗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每天下班,每个周末,他都会来到康复中心,和孩子们一起对话、游戏,帮助聋儿们进行康复语训。

  在记者采访他时,只要放慢提问语速,他几乎都能听懂,而他的回答,记者也能基本听明白。当他一看到妈妈吴小英走进办公室时,就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的不辞辛劳的付出,没有你的辛苦,我就没有有声的世界,更没有春夏秋冬的欢乐。”里面的每一个字,记者都听得清清楚楚。

  吴小英告诉记者,刚开始他对明朗真没什么要求,只要孩子能完成基本的日常对话就行了,真没想到他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读大学、参加工作。吴小英说:“带大他,真的很辛苦,但这是一件平凡的事情,看到他现在健康开朗的样子,一切都值得。”

  吴小英和明朗还到康复教室和孩子们互动。这时一大群孩子围到他们身边,并争先恐后地和记者打招呼,还秀了一下,唱起“小白兔,白又白……”

  明朗说:“没有妈妈的努力,就会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小朋友只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所以妈妈常常说,只要让这些听障孩子学会说话,再辛苦也要继续努力,把爱心传递下去。妈妈,你真是太伟大啦!”
 
来源:温州晚报
责任编辑:TY02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儿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