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聋手语夏令营:让心灵在无声的海洋里荡漾

  •  
  • 浏览次数: 239
  •  
  • 发表时间:2014-07-3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翻译在台上翻译各国手语 

  

除了听,聋人什么都能做

无声的掌声

   “让聋人在双语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让心灵在无声的海洋里荡漾”。7月22日下午,由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主办、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承办的第五届爱聋手语夏令营开幕仪式在滨州医学院举行。来自美国、韩国及全国各地的营员120余人欢聚一堂。在隆重的开幕仪式后,营员在滨州医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开展教育报告、娱乐竞赛、观看手语教育视频、分组交流、双语教育实践课、实地考察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等为期4天的夏令营活动。活动中,120余名营员用自己的表情、肢体语言和手语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才艺,也让记者深深的感受到“除了听,聋人什么都能做”。

  各国翻译员通力协作 构建无障碍交流

  7月22日下午,第五届爱聋手语夏令营在滨州医学院报告厅开幕,滨州医学院院长王滨致欢迎辞,向广大聋人和热衷于聋人事业的社会人士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海内外聋人以及手语爱好者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中国的手语事业和聋人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本次夏令营由80余名聋人和40余名听人营员共120余名营人组成,而其中还有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聋人营员。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家的不同,各国的手语也不尽相同,那么,营员是怎么“听”到致辞呢?

  记者看到,在主席台一侧的中国手语翻译员及韩国手语翻译员(是韩国人,但中文水平很高)听到王滨院长的讲话后分别翻译成中国手语和韩国手语,供台下的中国聋人及韩国聋人观看讲话内容。在主席台的一侧还有一位聋人手语翻译员!聋人是如何胜任手语翻译职位的呢?为了保证翻译内容的完整性,在观众席第一排有一位聋人负责同步模仿主席台上中国手语翻译员的手语。台上的聋人手语翻译员通过观看她模仿的手语,同步翻译成美国手语,供台下的美国聋人观看讲话内容。

  通过翻译员的密切协作,将出席夏令营活动的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周忠高,烟台市宣传部副部长张革非等人的讲话分别进行了翻译。可接下来,听人营员的“麻烦事”来了。第五届爱聋手语夏令营总策划宋磊是一位聋人,他的“讲话”全部都是手语,那么,听人怎么理解聋人的“讲话”内容呢?

  这时,主席台旁的喇叭又响了起来,有一位手语翻译员坐在观众席上,观看宋磊总策划的手语,同步将手语转化成口语表达出来。其他的几位手语翻译员再按照相同的模式互相配合,将手语版的讲话内容全部翻译成相对应的不同国家的手语,这样在座的每个人就都听懂或者看懂了开幕式讲话内容。

  弹动玻璃球表演 让老外蒙了

  开幕式结束了,记者也松了一口气。原本以为交流存在的语言障碍在各位翻译员的协作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开幕式结束后,120余名营员分为浅绿队、橘黄队、黄队、浅蓝队、湖蓝队、火红队、翠绿队和紫队共8组队员开始参加活动。

  下午,各组队员进行了相互之间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22日晚,来自美国的Tipton夫妇首先为各组营员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开拓思维实践课,让所有营员大开眼界。

  在名为《球和棍子》的实践教学课中,Tipton夫妇将8组队员每队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进行表演。表演内容是每位营员想象自己的手中有一个球,但需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向下面的观众展示自己拿的是什么球,但不可以用手语表达。

  表演开始后,各代表队营员用自己的动作依次演绎篮球、排球、乒乓球、橄榄球等运用,每位营员的表演都惟妙惟肖,他们不仅用动作去诠释各种球类项目,还将进行球类运动时所做出的表情进行了生动的演绎。

  但随着球类项目的减少,越到后来,所表演的项目难度越大。到第八组营员表演的时候,已经没有球类项目可以表演。但这位营员还是急中生智,他做了一下冥思苦想的动作后,就蹲在了地上,迅速画了两道间隔平行线,将自己的右手攥起后,做出对前方的地面瞄准的姿势,随后将大拇指弹出。

  这个动作一做出,台下的营员们都哄堂大笑,并翻动手掌为台上表演的营员鼓掌,可在台上的Tipton夫妇却似乎没有看懂,两人都用食指在头顶上画圈,并耸了耸双肩,表示没有看懂。

  原来最后一名营员表演的是我们国家的“特产”球类项目——弹玻璃球。在中国,是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的游戏,但美国人却没有见过。Tipton夫妇听完中国的翻译员对这个游戏的名称和玩法的介绍后,不禁也开怀大笑,并双双对这位营员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听,我们什么都能做!

  要说整个夏令营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8个代表队全体营员的分组表演。7月24日晚,在滨州医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各代表队用自己生动的表情和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用各种形式为在场的人员表演精彩的节目。

  表演中,黄队将自己队伍的口号——《除了听,我们什么都能做》,用小品的形式进行了表演。讲述了一个聋人求职者,虽然有很好的创意和绘画能力,但因为听不到,无法与人交流而被一家企业拒之门外,在一家聋人开设的爱聋设计公司就职后,他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之前的企业的创意没有新意,被其他公司拒绝合作。无奈之下,这家企业找到了聋人公司,并希望为他提供创意和设计,可没想到的是,他挑中的作品竟然就是之前被他拒之门外的聋人应聘者。黄队的表演,也被现场的评委评为节目的一等奖。

  二等奖表演作品是浅蓝队表演的《是爱拯救了白雪公主》。生动幽默的表演,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忍俊不止。改编后的故事讲述了拥有全世界最美手语的白雪公主,被恶毒的皇后所憎恶,并设计将其毒杀。最后,美丽的公主被王子用手语之剑所拯救。故事虽然简单,可最后美丽公主和王子的一段无声探戈舞和交谊舞的结合,更将本次演出掀起了高潮,台下观众们的一次次举手舞掌,献给了这位拥有世界上最美手语的公主和手持手语之剑的王子。虽然是反面角色,但恶毒皇后的聋人扮演者将恶毒和奸诈用幽默的形式表演的栩栩如生,为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红队的表演作品《星火燎原》,以自己队伍的颜色为题,展示了一个聋人的梦想,就像是一团火焰,虽然一次次被恶魔所扑灭,但因为自己的梦想不灭,他一次次的重新燃烧了起来,并将自己所有的梦想紧紧团结,最终将恶魔打败。

  浅绿队的手语诗歌《黄鹤楼》、橘黄队的《聋听奇缘》、湖蓝队的《奇妙的数字》、翠绿队的《灰姑娘》、紫队的《魔法手套》虽然没有获奖,但他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一次次掌声。

  双语的阳光 让聋人在阳光下茁长成长

  在整个夏令营活动中,记者和营员们记住了这样几个人,他们有的是聋人,有的是听人,有的是讲员,有的是翻译员,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为聋人事业无怨无悔的付出。

  讲座中,78岁的讲员梅芙生老先生演讲的《聋教育,我有话要说》让台下的甚为感动。

  “聋人当前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开口学说简单的话语,而是要学文化知识,有了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来,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交流,而这一切,只有靠手语的讲解才能学到书面知识。”梅老师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学员的心声,学员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梅老师演讲过程中,纷纷站起来为他舞动双手表示“鼓掌”。

  梅芙生老师,祖籍上海,6岁时因患脑膜炎致聋,他是聋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一辈子将心血全然奉献给聋教育事业,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非常坚定的宣传自己的观点:对于聋人文化的发展,口语教育必须进行反思,手语才是真正语言学意义上的视觉语言。

  讲员中,同样感动我们的还有千里迢迢从浙江绍兴赶来的王丽娅女士,虽然是听人,但王女士自幼学习手语,一辈子追随继承父亲王振道为聋人教育服务事业,父亲是聋教育创始人、新中国绍兴市聋哑学校第一任校长。在那样一个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缺少教学设施,没有薪金报酬,王振道靠着一只粉笔,用清晰、形象和风趣的手语,带领着一群聋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走出愚昧。在父亲的影响和要求下,王丽娅3岁开始学习手语,4岁就能用手语与聋哑人熟练的交流。

  在父亲的悉心教授下,王丽娅和俩个妹妹、一个弟弟长大后,全部走上了为聋人服务的岗位。就在几天前,王丽娅女士接到夏令营活动的邀请,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当她站在台上为聋人朋友们讲述聋人文化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聋人朋友使用手语学习文化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却没人知道,就在活动期间,王女士的儿媳妇就要生产了,一边是家人,一边是奉献了一辈子的聋人文化,她的老母亲拉着王丽娅的手,让她放心的参加活动,家里的一切弟弟妹妹们可以帮衬着,但是聋人朋友们更需要她。

  奉献爱心 让聋人朋友拥有更多的爱

  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手语翻译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手语不同的其他国家聋人营员,外语翻译员更是功不可没。朴晟范是一名韩国大男孩,帅气开朗,韩语汉语说的都很流畅,也是一名翻译员。从夏令营的第一天起,他就作为韩国手语翻译员全程翻译着,也就是说无论是讲座、分组交流还是娱乐竞赛,他都要为韩国营员翻译者,他的工作量往往是别人的几倍还要多,一天下来累的胳膊酸痛,但是只要有交流的地方,他立马就会投入到工作状态中去。他说,“夏令营活动对聋人朋友非常珍贵,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做好手语翻译,把会场内外新的知识、信息尽量传达给聋人朋友们,为他们做好服务,这是一名手语翻译员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另外一名手语翻译员张玲玲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自从2008年加入滨州医学院手语协会,她就深深的喜欢上了手语这门与聋人交流的语言。2009年,第一届国际手语夏令营在烟台举办,张玲玲作为滨州医学院的学生营员参加活动。

  2011年,张玲玲到解放军107医院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她碰到了一位熟悉的聋人朋友在医院看病。因为聋人朋友无法将自己的病症正确地向医生表述,张玲玲现场当起了翻译员,并为这位聋人朋友的疾病讲述正确的医嘱。

  “有位听人朋友可以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医疗指导!”这下子张玲玲在聋人朋友中可“火”了起来,很多聋人得知张玲玲可以帮助他们看病,都打电话或直接到医院找她,希望她可以提供帮助。

  张玲玲说,自己的见实习都是在107医院,这两年除了学习,就是带聋人朋友到各科室去看病,在帮助聋人朋友的同时,还熟悉了每个科室的业务,增强了自己的知识。

  也正是这样的接触和经历,张玲玲和聋人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12年毕业后,张玲玲加入了林勉君老师的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与她一起从事聋人的工作。到第五届国际爱聋手语夏令营,张玲玲已经从第一届的营员变成了现在的翻译员。

  “别人总以为我们在为聋人朋友服务,但是与他们待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他们反馈给我们的爱比我们付出的更多。”张玲玲这样解释她在爱聋手语研究中心的生活。

  解除障碍 让聋人的生活更美好

  活动的发起者和创建人之一,山东省爱聋手语研究中心林勉君主任,祖籍栖霞,从小生长在韩国,毕业于美国加劳德特大学。上学期间,她常到聋哑学校参与志愿者服务,并开始接触到手语,感觉聋人的手语很神奇,通过千变万化的手势能将一个人的思想和信念准确的表达出来。后来,她大学副修了聋教育专业,并成为聋哑学校的一名老师。为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手语,她又来到美国加劳德特大学深造, 在完成两年半的硕士课程学习后,2007年回到老家烟台,开始为聋哑人群体默默奉献。

  林勉君告诉记者,她非常关注烟台聋人群体的教育情况,发现烟台有些聋人不会打手语,而社会大众对手语也知之甚少,使得健听人和聋哑人之间无法交流。比如聋人问路得不到帮助;聋人看病,无法向医生叙说自己的症状,无法得到准确的治疗,这些遭遇让聋人的生活更加孤寂和痛苦。

  “每当看到聋人朋友为生活不便感到难过时,我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林勉君说,她由此产生在烟台推广手语教育的想法。2009年,林女士在烟台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的手语研究机构,并在滨州医学院特教学院创办手语协会,同时,将“聋人语言及文化”列为滨州医学院学生的选修课,以便学生们将来做医生后,可以通过手语和患者进行交流,为聋人患者治病。

  林勉君说,举办夏令营活动,就是为聋人提供一种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无声的世界多些色彩,希望通过推广和普及手语教育,能在烟台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手语翻译员,将来在聋人就医、就业、婚礼及参与社会各种活动时,借着手语翻译的服务去帮助聋人解除沟通的障碍并使聋人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2009年4月,她在烟台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的手语研究机构,专门致力于中国手语的研究及推广,为聋人朋友提供手语翻译服务,方便聋人的正常生活,促进聋人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在这次夏令营的开幕式上,林老师用手语向在座的每个人传达了“聋人除了听,什么都能做!”的理念,她说,这是爱聋手语自成立起,一直在竭力宣传的理念,她希望每次夏令营的召开,让更多的人认可手语的地位,帮助聋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文化,走出自卑,更好的展现出他们的才华。

  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免疫学教研室的付强老师,也是山东省爱聋手语协会理事成员。从2006年到烟台工作,就非常关注聋人朋友的生活状况,他曾带领手语协会的学生在青岛、济南做过实地调研,在调研中他发现很多聋人朋友大病小病都不喜欢去医院,因沟通障碍,聋人无法向医生表述自己的症状,医生也不知道怎么和他们沟通,这些遭遇让聋人的生活陷入痛苦中。解决聋人朋友就医苦难的现状迫在眉睫,于是在爱聋手语研究中心和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在烟台举办全国医用手语研讨会,邀请了12个省、市的20多名资深手语研究人员,包括优秀聋人代表和精通手语的健听人,共同研讨医用手语中每一个词汇的打法,医用手语汇编成书的那一天,将会填补聋人文化在医用手语方面的空白。

  后记:7月25日,第五届爱聋手语夏令营结束,各位营员背起各自的行囊,恋恋不舍的离开滨州医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但他们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伟大的教育家海伦凯勒曾经如此表达过她的心境:“听不见是比看不见还要痛苦的事情。”她说:“看不见是与事物隔绝,听不见却是与人隔绝,与人隔绝乃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与悲哀。”无论是十九世纪的海伦凯勒,还是坐在台上激昂陈扬的梅芙生老先生,他们都在传递着同一个渴望,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虽然他们是失聪的一个群体,但是他们除了听不见,和我们健听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除了听,我们什么都能做!”这是他们的发自内心的呼喊,也是他们每个人生活的信念。在活动中,他们的表演、协作、聪明、智慧都在证明着这一句话。让聋人双语的阳光下茁壮成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听人和聋人的心灵一起在无声的海洋中荡漾。


来源:烟台大众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山东省 手语 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