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姑娘帮助残疾人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  
  • 浏览次数: 78
  •  
  • 发表时间:2014-08-0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盐都冈中的韩晓梅是一位失去左腿的残疾姑娘。两年前被聘为街道残联专职委员,她不厌其烦,帮助残疾小伙找工作,为脑瘫儿联系康复中心,帮困难家庭争取轮椅。虽然工资不高,但韩晓梅说,作为一名基层残联工作者,她为能帮助到许多残疾人感到自豪。韩晓梅说,残疾人同样能有美好的人生。

  5岁脑瘫儿能开口说话

  “要吃糖!要吃糖!”虽然小孙子吐词不算太清楚,但陈奶奶和所有在场的人开心不已,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总算有了效果。前天一大早,陈奶奶带着孙子特来感谢韩晓梅,韩晓梅欣慰不已。

图为奶奶带着脑瘫小孙子感谢韩晓梅。

  脑瘫儿穿着蓝色的T恤,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肤,安静地坐在奶奶怀里,与健康孩子没有区别。“已经5岁的小孙子严重脑瘫,不会说话,走路摇摇晃晃,急死我了,儿子、儿媳妇都在外地打工。”今年年初,陈奶奶鼓起勇气来到街道残联,希望得到一些帮助。

  “我们农村人不懂,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死了呢。了解我们家情况后,小韩耐心讲解优惠政策,还把小孙子介绍到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做康复,现在走路姿势好看多了,还开口说话了。”经过几个月的专业治疗,小孙子进步不少,陈奶奶对韩晓梅感激不已,她说,不管多苦多难都会陪着小孙子,只盼着他将来生活能自理,养活自己。

  帮贫病家庭争取轮椅车

  韩晓梅今年26岁,是个残疾姑娘,高中文化,两年前应聘到残联。6岁那年,韩晓梅因为一场车祸,失去左腿,以拐杖为伴十几年,20岁那年装上假肢,方便了不少。“也有好多人歧视残疾人,我亲身经历过。”韩晓梅无奈地说。

  书楼村有位残疾村民吴师傅,瘫痪在床多年,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妻子照料。“虽然前几年发过一个轮椅车给我,但已经被我用坏了,想换一辆新的。”吴师傅告诉记者,根据政策,他不符合免费申领轮椅车辆的条件,但妻子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找到了韩晓梅。

  “当时小韩告诉我说今年不行,再等等,没想到没过几天,小韩就打电话过来让我家人去领轮椅车。”原来,吴师傅的妻子无奈离开后,韩晓梅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立即向领导汇报周师傅家的实际情况,终于争取到了一辆轮椅车。“轮椅车领回家他很开心,他说大家都不容易,以后要把乱发脾气的坏毛病改了。”领到了轮椅车,周师傅一家开心不已,韩晓梅也很欣慰。 

  两年来,韩晓梅主动为残疾人申请轮椅、拐杖等等各种辅具一百多件,并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

  残疾人也有美好的人生

  残疾人属于弱势群体,生理的缺陷使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韩晓梅也是一名残疾人,每次和残疾人沟通,都会换位思考,同时,千方百计地关心、鼓励、安慰残疾人。她深深感悟到:苦难未必是坏事,它是人生奋进的动力,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一年前,韩晓梅遇到一位残疾小伙子,大专毕业,一提到自己腿有残疾就很自卑,应聘多次都未能成功。“以前只要一想到自己比别人少一条腿,我就自卑。现在,我走了出来。你只不过是腿脚行走不便,其实你的头脑很聪明,上肢也健全,又有学历,计算机也很厉害,慢慢找,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工作。”韩晓梅多次开导,帮小伙子树立信心。

  “一个多月后,他来电话说在残疾人招聘会上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还有办公室,终于自食其力了。”再后来,小伙子找到了女朋友,听说快要结婚了,小伙子一家人都非常感谢韩晓梅。

  “我也是残疾人,我了解他们心里的感受。”韩晓梅深有感触地说,她希望可以借残联这个平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树立信心,走出困境,创造美好的生活。

  来源:盐城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残疾人 残疾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