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易凯的幸福生活

  •  
  • 浏览次数: 87
  •  
  • 发表时间:2014-08-22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易凯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今年27岁的他,虽然丧失了听力,却始终怀揣着一颗上进心,不仅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
 
易凯陪伴萍乡市特殊学校孩子一起玩

  发烧感冒引起耳聋

  易凯家住东大街谭家巷,是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在他家客厅茶几上整齐摆放了一叠厚厚的白纸,易凯的爸爸易高泉告诉记者,平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事,他们都是通过写字的方式与儿子交流。随后,记者也以这样的方式,获悉易凯的成长经历。

  读小学的易凯与其他同龄孩子一样,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想不到一次看似普通的感冒发烧,让他的耳朵时常出现耳鸣,先是右耳,然后发展到左耳,最后耳朵完全听不到了。当时,为了把易凯的病治好,易高泉和妻子四处求医,奔波4年多后,当上海长江医院的专家论证易凯没有治愈的希望后,夫妻俩才放弃治疗,无奈接受儿子耳聋的事实。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聋人,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易凯来说难以承受,听不到别人说话,不能与人沟通,他脾气变得非常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冲父母发火,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面对易凯身上的这些变化,父母给予的是包容和理解。 为了让易凯受到正规的教育,长大后能够自食其力,易高泉并没有将儿子送到特殊学校学习。高中三年的生活,易凯对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师和同学充满了感激。因耳朵听不到,易凯学习起来要比其他同学困难得多,每次在老师讲新课之前,他总是先做好预习,把难点标注出来,上课时认真看板书,课后老师会给他开“小灶”,同学也拿习题笔记给他看。

  家门口找到稳定工作

  2008年,易凯从北京联合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选择留在北京发展,进入到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对较于当下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易凯是幸运的,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每月工资足够养活自己。可易高泉和妻子对儿子总是不放心,不愿意他当“北漂”。

  2010年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安源区凤凰街需要招聘残疾人专职委员,得知消息的易凯报名应聘,通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的考核,他凭借实力获得了这一岗位。易凯认真学习掌握残疾人事业的基本知识,走街串巷了解、收集辖区残疾人的基础信息、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认真建档案卡,还代表残疾人的利益反映其需求,并听取他们在生活、康复、教育、就业方面的要求和意见。 2011年底,易凯作为干事在市特殊学校办公室工作,每天与残疾孩子打交道,同为残疾人,对身体残疾和智力残疾的孩子他多了一份怜悯之心。易凯说:“作为残疾孩子,如果不从小培养,多学点知识,长大后很难融入社会,终身只能依靠父母,不能自食其力。”在特殊学校有很多残疾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都十分贫困,每当家长们有诉求找到易凯时,他总是尽所能帮他们一把。有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爸爸靠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生活十分艰辛,妈妈想为孩子申请低保,解决吃饭的问题,易凯得知此事后,热心地陪同孩子的父母到有关部门办理。

  追逐梦想收获爱情

  易凯的生活很简单,但他却很知足。曾经他也有过悲伤、彷徨、自卑,但有了家人和朋友的鼓励支持,他变得爱说、爱笑、爱与人聊天,时常通过手机信息、QQ、微信与朋友们联系,聊聊生活中的开心事,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易凯的内心,他有一个梦想,期待着有一天大家都能够学会基本的手语,帮助有需要的聋人。易凯说:“听障是各类残疾种类中程度较轻的一种,聋哑人利用手语基本可以正常与人交流,关键问题在于周围的健全人大都不懂手语,如果多一些手语的人,聋人便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定期举行培训班,教会市民学会手语,让聋人不再孤单。”2012年,在易凯的倡议下,萍乡学院成立了萍乡义工手语团,在大学生中推广和普及手语。 这些天,易凯总是忍不住地偷乐,因为他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他表示一定会好好珍惜,一辈子不离不弃。他笑着说:“女友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前几天已经订婚,作为残疾人,在找伴侣方面其实是阻碍重重,不仅要女方同意,还要得到家长的认可才行,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行不通的。”谈及这些开心的事,易凯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来源:大江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