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安装人工耳蜗:“妈妈,我听到你的声音了”

  •  
  • 浏览次数: 180
  •  
  • 发表时间:2015-03-27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一个小小的人工耳蜗,改变了南昌新建县4岁女孩娇娇的一生。3月10日,娇娇在爸妈的陪同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对植入的人工耳蜗进行了开机。那一刻,她那仅靠助听器才能听到微弱声音的双耳,瞬间能很清晰地听到妈妈那一声惊喜的呼喊,顺着妈妈的声音,娇娇也快乐地“迸出”两个字符——“妈妈!”

    据了解,娇娇是“天使听见爱”项目在江西救助的第一例贫困聋儿。今年2月,在本报及爱心企业帮助下,她在北京成功进行了价值20万元的人工耳蜗移植手术。上周,娇娇一家赴北京进行了人工耳蜗“开机”。近几天,记者来到娇娇身边,记录下她获得“新声”的每个瞬间,

  安装的人工耳蜗

  老师教娇娇多用耳朵听世界
 

    命运

    4岁女孩重度耳聋

    2010年,娇娇出生在新建县一个贫困家庭。2014年初,年仅3岁的娇娇被查出右耳听力微弱,左耳患有重度耳聋。从此,她开始了佩戴助听器和等待国家救助名额的漫长日子。

    “我们每天白天带她去特殊学校做康复训练,晚上陪着她练习发音。”娇娇的妈妈邓小艳告诉记者,娇娇很聪明,很快她便能模模糊糊地叫几声妈妈、爸爸了。“她很向往声音,由于长期听不到,她对微弱的声音也特别敏感。”邓小艳说:“半年前,我们给她戴了助听器,她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哭闹,到很快就喜欢上了助听器带给她多姿多彩的声音,甚至晚上睡觉也不愿把助听器摘下。”

    邓小艳说,她曾考虑给孩子移植人工耳蜗,然而,“植入一个人工耳蜗,需要10万~20万,后期还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这对我们这样的贫困家庭而言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改变

    公益项目助她重获“新声”

    邓小艳告诉记者,原本她以为女儿就一直要靠助听器生活了,可在2015年初,一切都发生了转折。

    那时,本报联合康宝莱江西分公司发起的“天使听见爱”项目刚刚落地江西,邓小艳从特殊学校的老师处了解到项目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提交了娇娇的病历和资料。幸运的是,在项目组的探访后,娇娇被成功选中为“天使听见爱”项目在江西的首位受助者,她将在北京进行免费的人工耳蜗移植手术。

    2月,在爱心企业的资助下,娇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了一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大手术——成功移植了人工耳蜗。据邓小艳介绍,手术后,娇娇康复一段时间,就能够去北京对耳蜗进行“开机”。之后,她听到的外界声音,将逐渐与正常人无异。

    欣喜

    移植耳蜗后,她成了“小明星”

    3月10日,娇娇在爸妈的陪同下,成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对植入的人工耳蜗进行了开机。那一刻的感受,邓小艳形容:“感觉整个家都随着女儿重生了。”

    3月13日上午,记者在新建县特殊教育学校,见到了重获新“声”的娇娇,这一天,娇娇穿着大红色的棉袄,映着她红扑扑的脸蛋,十分讨喜。她偎依在妈妈的怀里,正在和老师练习发音。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娇娇对老师的提问,反应非常迅速。老师问题刚落下,她很快就能接上答案,并且发音也清晰了很多。自信而聪慧的娇娇,俨然成了孩子中的“小明星”。

    “这是因为人工耳蜗开机后,娇娇原本失聪的左耳,一下子能听到声音了,这也对她的发音有很大矫正。”邓小艳告诉记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娇娇还需经过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才能正常地沟通和交流,每隔几个月还要定期到北京去调试人工耳蜗。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邓小艳有信心,自己能陪同女儿一同走过无声世界的最后一段路。她坚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娇娇也能在适龄阶段,顺利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对于长久以来受到的帮助,邓小艳动情地说:“感谢《信息日报》和爱心企业帮助我们,让女儿得以重回有声世界。”


    来源:信息日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耳蜗 人工 声音 失聪 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