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帮扶 让残疾人的梦想起飞

  •  
  • 浏览次数: 99
  •  
  • 发表时间:2023-09-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我的梦想,是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当一名好老师!”6月5日,眉山市仁寿县宝马乡决心村一组汪德彬、干丽萍夫妇带着6岁女儿小香如,专程来到眉山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致谢。听了小香如天真无邪的话语,很难相信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曾经是个“极重度听力受损”患者。

  “我听到了美妙的声音”

  6月5日,在眉山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聋儿语训部一间温馨的教室里,墙上贴着可爱的图画,小桌子上摆着精巧的玩具。聋儿语训部教师黄琴拿着几个苹果,让孩子们摸、洗、切、分、吃……

  每完成一个步骤,黄琴都要教他们说几遍“苹果”。终于,一个小时后,一个孩子嘴里蹦出两个字:苹果。“几乎每一个词我们要不厌其烦说上千遍。”黄琴欣喜万分。

  小香如曾经是这群聋哑孩子中的一个。因“极重度听力受损”,2010年底,2岁多的小香如被送到这里。“不会叫妈妈,不理会身边的小朋友和老师,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就会用手去指。”黄琴至今还记得。

  根据诊断报告,聋儿语训部教师先给她进行学习能力评估,再制订个别化教学训练目标、集体教学目标、家长培训目标,坚持每天给聋儿记下单训记录,坚持和家长一起交流。

  经过老师们不懈努力,一年后,小香如的听觉语言水平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年2月25日,小香如在语训部的毕业欢送会上,用不太流畅的普通话说:“感谢你们,让我听到了美妙的声音。”“今年我们将为12名贫困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手术,为28名贫困听力残疾儿童提供助听器适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等康复服务,帮助2000名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型各类辅助器具。”眉山市残联理事长曾乐斌说。

  她领到了生平第一笔工资

  在位于眉山市城区的残疾人阳光家园托养中心,记者见到了林莉,一个因先天性白内障致残的19岁漂亮女孩。她正坐在底楼的电脑培训室,接受盲人电脑培训。

  林莉是彭山县观音镇人,由于先天性疾病无法医治,她的世界一片黑暗。

  去年,她得到一个好消息,政府主导,导入市场化管理机制,眉山开办了残疾人阳光家园托养中心,专门为像她这样的视力障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去年11月26日,林莉来到阳光家园托养中心,和其他学员组成了一个特殊却温馨无比的“家”,一起学习盲文,潜心苦练掌握基本的就业生存技能。

  心灵手巧的林莉通过一个月的短期培训,就熟练地掌握了盲人按摩要领,于今年1月正式上岗工作。当月月底,她领到生平第一笔工资1600多元时,喜极而泣。“通过自己的劳动,现在我每个月能领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林莉的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笑容。“在这里,我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人生价值,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近年来,眉山建立了资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长效机制,每年提供免费手术1100例。并以“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抓手,扎实推进残疾人民生工程项目,大力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共落实康复扶贫贷款3.2亿元,扶助4.23万农村残疾人脱贫。今年,该市将集中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1174人,居家托养1600人,将遴选资助100名残疾人创业人才,打造一批残疾人幸福创业示范村。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文铭权
责任编辑:TY01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