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国际理念,大胆创新实践,深入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

  •  
  • 浏览次数: 91
  •  
  • 发表时间:2015-07-09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2010年,玛纳斯县被中残联确定为中国残联--CBM国际社区康复合作项目试点县。项目实施六年来,玛纳斯县积极宣传和倡导先进的国际康复理念,围绕全力打造真正普惠加特惠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整合社区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认真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教育、康复、扶贫、社会保障、特需服务等方面需求,强势推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全面开展。通过制度化的保障、专业化的服务大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努力缩小了残健差距,残疾人事业呈现出了“快发展、求实效、上水平、创一流”的崭新局面。

    主要做法:

    一、突出政府主导作用,整合部门力量,共同推动社区康复工作深入开展

    康复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重视,离不开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在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县残联得到了财政、人事、卫生、民政、督查等部门的通力配合,加强了领导,落实了责任,强化了措施,抓出了实效。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逐步将残疾人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连续多年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卫生工作规划,纳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搭建残疾人康复保障的平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优惠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政策,保障了不同群体、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康复。一是将符合条件的城乡残疾人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围绕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以家庭为单位,将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县最低生活保障、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纳入低保,全县近40%的持证残疾人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建立残疾人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将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纳入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与残联全额补助,全县持证残疾人参保率100%;三是出台《玛纳斯县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方案》,对全县持证精神残疾人进行医疗救助,病情稳定人员发放每人每年1000元服药救助卡,重度精神残疾人住院救助每年不低于15000元,目前服药人员已做到需求全覆盖;仅此一项每年财政支出50余万元;四是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全县总人口每人每年0.3元的标准划拨,按比例实现逐年增长。健全完善的残疾人保障制度,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加大投入,配强队伍,为创建工作提供经费和人员保障。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我县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通过投入经费、设置机构、配备人员等强有力措施,夯实了社区康复工作的软硬件基础,极大地推动康复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在划拨康复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根据每年社区康复工作的需要,按照专项一事一报、特事特办的原则,增拨专项经费,用于开展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康复训练等服务,为做好社区康复提供了资金支持;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县级康复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2010年8月,县委为我会增设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增加全额事业编制2个,开展了残疾人辅助器具展示、适配、租借、知识宣传等业务。2013又增加全额事业编制2个,充实到了康复中心,人员的增加确保了康复队伍的稳定;三是落实了乡镇残联理事长、专干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2012年,以乡镇残联换届为契机,14个乡镇场站全部配齐了乡镇残联理事长和残联专干,村(社区)配有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同时,乡镇残联理事长全部按标准享受财政计发的手语津贴,从而激发了乡镇残联工作的积极性。残疾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形成了乡镇有分管领导、有专兼职理事长、有专职干事、社区(村)有兼职委员的服务队伍格局。

    二、构建康复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形成社区康复工作良好格局

   (一)有效整合康复资源,健全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玛纳斯县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了社会化康复体系的建设。几年来,全县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共建立各类康复机构14个,开展康复训练8万余人次,训练有效率达90%以上。一是依托医疗和教育等技术力量成立了精神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二是2013年10月,新建的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后,一楼1000多平米都建成了康复训练功能区,在强化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融入了心理疏导、娱乐治疗等康复模式,脑瘫儿童、智障儿童、肢体残疾人在这里都能得到免费的功能训练,功能齐全的训练设施、干净舒适的训练环境、服务周到的康复人员,每天都有朗朗的笑声从这里传出,每位残疾人都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三是乡镇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做到全覆盖。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立了康复服务站,建立辅助器具租借站9个,精神病防治康复娱疗站1个。各训练机构按照统一标准全部达到了“六个一”要求,即:有一块机构门牌,一套康复器材,一块工作版面,一套管理制度,一套训练档案,一名康复技术人员。目前,全县康复机构总数达到15个,乡镇康复站建设覆盖面达到了100%,辅具租借站覆盖面达到70%,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位一体、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各康复机构运行日趋规范,训练成效明显提升,年训练达到了2万人次以上,有力推进了社区康复工作有效开展。
 
   (二)强化康复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完善康复技术水平。成立了各类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专家指导组,面向乡镇、社区(村)康复指导医生、康复员和康复协调员开展工作。各乡镇康复站康复指导医生和康复员由卫生院医生担任,村康复室康复员由村医兼任,以文件形式确定每个村1名有康复协调员。围绕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以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为重点内容,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分层学、跟班训”多种形式,加大对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康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力争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热心服务、乐于奉献的社区康复工作队伍。先后选派30名康复指导医生、康复员、康复工作管理人员到乌市友谊医院和内地康复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培训。被确定CBM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县后,我们以项目实施为契机,邀请区、州残联部室领导和CBM项目办官员授课,举办康复业务培训班四期,培训各级康复人员550人次。同时采取了县残联对乡镇残联、乡镇残联对村(社区)协调员、协调员面向家庭的分级分层培训的方法,扩大了培训面,提高了知晓率。全县康复机构的指导医生、康复员、村(社区)康复协调员,岗前岗中培训率达到了100%。
 
   三、突出康复工作特色,围绕重点康复项目实施“三个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康复服务水平
    每年年初,县残联都要认真开展康复需求筛查,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掌握每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将需求情况与重点康复项目结合起来,组织实施康复救助关爱工程、七彩梦、彩票公益金、CBM社区康复等重点惠残助残项目,不断强化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确保残疾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特色服务。
 
   (一)扎实开展康复需求调查,为残疾儿童提供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建立康复需求和服务档案,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100%。对有康复需求和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全部实行了档案管理微机化,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了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根据需求及时提供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建立康复需求和服务档案,全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100%。几年来,共筛查出71名0-8岁的残疾儿童,为他们建立了康复服务档案。先后对9名符合肢体矫治手术的肢残儿童实施了免费手术,47名脑瘫儿童得到了免费训练,并免费配发辅助器具55件,先后有25名智障儿童常年得到培智训练和悉心照顾;为3名听障儿童争取到人工耳蜗植入项目,帮助他们重建了听力,通过需求调查,确保了儿童抢救性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依托政策,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2012年我县出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方案》,2015年县人民政府对《方案》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方案实施以来,县财政拨付救助资金近160余万元,救助重度精神残疾人住院治疗130人次,免费为770人次病情稳定精神残疾人提供每年1000元的治疗药物,救助的精神残疾人90%以上病情明显好转。2015年与县卫生局联合下发《玛纳斯县残疾人社区康复站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将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纳入卫生工作服务范围,县残联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肢体残疾人提供医疗、社区康复。今年,我县积极争取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先后为300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帮助他们重建了光明。每一项康复项目的实施,都使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股股暖流汇入心中。

   (三)加大重点项目实施,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服务。通过创建自治州残疾人家居无障碍环境改造试点县,为全县329户残疾人家庭改造、配发、安装无障碍设施829件,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创建“康复服务进家庭”无障碍县,为916户各类残疾人家庭配发、安装无障碍设施和家庭训练器材1690件。通过创建“辅助器具适配试点县”,为66名截肢患者装配了假肢;邀请自治区听力检测中心技术人员为听力障碍残疾人检测听力1000多人次,验配助听器近百例;为低视力残疾人验配助视器50例;适配轮椅、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1071件,重点项目的实施,使3000多残疾人脱残或减轻了残疾程度,每年受惠残疾人数都在1000人次以上,辅具受益人员逐年大幅提升。

    在总结和探索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政府主导是关键、部门配合是保障、社会参与是基础,没有这样的运行机制工作是难以完成的,一定要形成大家都来参与的“大合唱”。因此,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必须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决定工作出路;必须主动争取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让政策、经费、设施、技术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取得相关部门配合和社会广泛的认同,形成全社会参与、部门协调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必须扎实工作、夯实基础、务求实效,真心实意为残疾人解决康复需求;必须建设一支具备爱心、热心、有责任心的康复工作者队伍,使服务链不断向下延伸。



    来源:新疆自治区玛纳斯县残联 作者:柳伟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残疾人 社区服务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