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学校教师:愿学生更健康更快乐

  •  
  • 浏览次数: 54
  •  
  • 发表时间:2015-09-10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课堂上,梁嘉琦老师蹲下来指导学生

 

  有一群老师,他们每天讲课不仅要扯大嗓门,还要不停比划手势,学生们才能听明白;他们不奢望“桃李满天下”,只希望学生今后能健康快乐过好自己的生活——他们就是聋人学校的老师们。

  8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营广州市聋人学校,看到了这个外人看来鸦雀无声的世界里,却有着一群热情似火的老师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与普通学校里的老师相比,聋校的老师必须给予学生在细节上更多的关心。

  课堂沟通大嗓门加手语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8日上午,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数十名广州市聋人学校高中年级的孩子用自己的双手“演唱”国歌,尽管无法唱出声音,但孩子们铿锵有力的手语同样充满爱国情怀。

  “跟着我,一二三四,左脚……”在律动课上,学生们听着鼓声,跟随老师的节奏舞动身体。该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身体对外界的肢体感知能力,来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

  千万不要以为聋校的课堂是鸦雀无声的。记者发现,聋校里聚集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他们的课程其实跟普通学校很相似,只是多了沟通、律动等特殊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聋校从初中开始就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包括缝纫、美工等。

  在三年级(1)班的教室里,班主任梁嘉琦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沟通与交往》课。这个班只有10个学生,但梁老师却一点也不轻松。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学习指导,梁老师需要不停地到座位和每个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一边教他们发声,一边教他们打手势。一节课下来,梁老师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下课了她还不能离开学生,要等下一节课的老师来交接。“孩子们很依赖我们,和普通学校老师比起来,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

  梁嘉琦老师在聋校做老师已经10年了,幼师专业毕业的她并没有学过手语,担任聋校老师最大的挑战就是跟学生之间的沟通。“刚开始我不懂手语,只能一个词一个词学习,一句话必须打很多手势,有时会越打越乱。”梁老师说,更难的是,聋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手语也充满了各地“方言”,这让梁老师更加一头雾水,好在现在有统一的手语了。“我的很多手语是学生教的,现在还在学习的路上。”

  爱心和耐心的付出

  在广州市聋人学校,记者发现无论是校长或老师走到哪里,都会和学生笑着用手语聊几句。高三(四)班的班主任谷老师任教已有七年多,她说,刚开始学生有很强的心理防线,不善交流。共同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才慢慢接受老师。“有些孩子比较敏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情绪,这个时候就很需要老师跟他们沟通,分享他的情绪,开导他们。”谷老师说, 耐心和爱心是每一位聋校老师必须具有的品质。

  今年被评为广州市“百佳”班主任的巢秋财老师,教的是高中,除了要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学生们做操,吃饭,午睡,他都必须跟着。“特殊教育的老师确实是很辛苦的,和普通学校相比,各有各的压力,我们身体上承受的压力会大一些吧”。

  巢老师坦言,自己在刚刚任教时凭着年轻人想做成一番事业的冲劲,但后来觉得学生们接受能力弱,学习进度慢,感觉难出教学成果,一度很沮丧。后来有一次带学生们到外地参加高考,和学生们同吃同住,悉心照顾学生们的起居,使他更加了解聋孩的内心世界。“其实这些学生的感情纯粹而内敛,他们可以领会到别人对他们的关爱,自己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老师足够的耐心。”

  “桃李满天下”是每个老师的心愿,但巢秋财老师只希望健康快乐的孩子更多一些。“听障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与常人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我们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希望学生们能回归社会,但如何融入社会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巢秋财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



  来源:羊城晚报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聋人学校 听障 教师 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