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也有精彩:“五艺展”聋人舞蹈感动全场

  •  
  • 浏览次数: 81
  •  
  • 发表时间:2016-04-21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4月11日—16日,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简称“全国五艺展”)在青岛举行,活动吸引了全国70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展演期间,有一个特殊群体在无声世界中舞出动人的舞姿征服了全场观众。

  由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的舞蹈《竹梦》。

  舞蹈《竹梦》表演现场,老师在舞台一角进行指挥

  无声世界里的舞蹈梦

  武汉听障孩子的“竹梦”路

  4月13日晚,“全国五艺展”舞蹈专场进入到第三场演出。第十五个节目《竹梦》一开始,就引发了观众的好奇。除了舞台上的20名舞者外,还有一个人在舞台的角落卖力地比划着。而舞台上所有舞者的双眼都都始终盯着这名比划者,并根据他的肢体语言,进行动作的变换。节目接近开始到三分之一,观众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舞者都是在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现场顿时发出了最热烈的掌声。

  “竹子,不畏严寒酷暑,坚韧不拔,它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我们的舞蹈《竹梦》,就是想通过竹子的坚韧来表现聋哑孩子们坚强的内心世界。”指导老师林老师介绍,这个节目的舞者全部来自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都是聋哑人。

  在排练的过程中,相较于正常孩子来说,聋哑孩子面临的困难会更多。聋哑孩子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对节奏的把握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舞台上聋哑舞者每一个动作都能连贯起来,准确无误地踩在每个节拍上,手语指挥老师必须像乐队的指挥一样,通过肢体语言慢慢地为他们解释,让他们去领会,容不得一秒差错。

  《竹梦》从节目创作到演出,仅仅花了一年的时间。在林老师心中,这些孩子很让他骄傲的。他说:“在跳《竹梦》这支舞蹈以前,这些孩子没有任何的舞蹈基础。他们在训练中面临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是无论有多难,这些孩子都不曾放弃,他们始终坚持着,尽最大的努力跳出了生命的精彩。”

  闭幕式颁奖晚会前,《鹰之子》的舞者们在做最后准备。

  指导老师张莉在台下指挥着舞者们完美呈现舞蹈《鹰之子》。

  贵州山里听障娃演绎《鹰之子》

  一个动作练50遍 八声呐喊练整整两个月

  在“全国五艺展”闭幕式颁奖晚会现场,作为全场唯一一个由聋哑孩子表演的彝族舞蹈《鹰之子》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这支舞蹈队来自于贵州省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队伍中的30名成员均为聋哑人,最大的22岁,最小的仅13岁。

  在舞蹈《鹰之子》表演现场,指导老师张莉在台下时而挥舞双臂,时而用力跺脚,用夸张的口型和幅度极大的肢体动作,向学生传递她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台上的舞者,则跟着指挥的节奏,将鹰的雄强威严、器宇轩昂和阳刚大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舞毕,30名舞者连续发出了八声喊叫,震撼了全场。对于这个部分的训练,张莉记忆犹新:“这八声,练了整整两个月。”

  张莉告诉记者,这群聋哑孩子,偶尔能发出一点点微弱的声音,但完全不能满足舞蹈中,彝族男子豪迈的叫喊声。这成了当时排练舞蹈十分棘手的问题。对于张莉和整个舞蹈队来说,如果放弃这个叫喊的部分,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却失去整个舞蹈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征求大家意见后,他们决定,再难也要将舞蹈的精华完美呈现。于是他们开始了异常艰难的发声训练。经过两个月的紧张训练,孩子们终于得以在演出现场整齐发出那极为关键的八声。

  听着孩子们在舞台上,用尽全力的八声呐喊,在台下指挥的张莉,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个动作,我教20遍,他们会在私底下练习50遍,甚至更多。”张莉来说,虽然孩子们身体上有残缺,但付出的努力丝毫不比正常人少。排练一年多以来,孩子们的努力带给她的感动已经不止于此。“他们内心阳光,并能把这种阳光传递给身边的人。”



    来源:中国未成年人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五艺展 听障 聋哑学校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