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于无声处活出精彩的聋人机绣设计师

  •  
  • 浏览次数: 69
  •  
  • 发表时间:2016-05-16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毕业后,李宇将成为一名年轻的机绣设计师

  5月15日是第26个全国助残日。这一天,全国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注视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遭遇不幸,却从未放弃,历尽磨难却仍自强不息,他们渴望被公平对待,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在天津理工大学的聋人工学院就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凭借自己的一股韧劲,求学不倦,奋发向上,付出了超过常人几倍的努力,走进了高等教育学府,像其他年轻人一样追逐自己的职业梦想。今天,前沿新闻记者就走近了他们其中的一个,一名年轻的机绣设计师。

学生设计图样制作的民族风背包
学生展示满族文化机绣作品

  “机绣设计是工艺设计与软件编程的结合,我们的课程不仅包括传统民俗文化赏析、美术技术等艺术课,还有图案软件编程、机械操作等实操课,需要学的内容很多。”李宇是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一台正在隆隆作响的电脑绣花机前,他流利地用手语向前沿新闻记者介绍他的毕业设计。

  李宇的毕业设计名为《扎西德勒》,是一组包括门帘、窗帘、床品等在内的八件藏式家居纺织品。每一件都充满了浓浓的藏族风情。李宇表示,自己一直都对藏文化很感兴趣,这次的设计灵感源于藏族服装上的吉祥图案。现在设计稿已经基本完成,马上就要开始上机绣制了。

  在机器前站久了,前沿新闻记者的耳朵里不免嗡嗡作响。李宇却表示自己一点影响也没有。“这就是我的优势嘛!”李宇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李宇毕业设计的手绘图样
部分学生设计作品

  “这些孩子心思更加纯净。他们的世界很安静,能够让他们踏实地沉浸其中。”高洁是李宇毕业作品的指导教师,在她眼里,这些学生都不容易。“因为只能通过手语交流,他们必须时刻紧盯着我。所以每次我讲课或者操作设备都要把学生们分成几组,每组讲一遍,一节课要讲好几遍。”因为交流障碍,学生们在操作时总要反复尝试,一个绣花图案常常要做好几次才能成功。

  “我不怕辛苦,除了听力,我什么都能做得到。”李宇脸上分外自信。

因为交流不便,老师需要反复多次讲解
聋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谈到未来的就业,今年七月毕业的李宇并不着急,因为他已经和一家天津本土的机绣器材制造企业签署了就业协议,即将成为一名正式的机绣设计师。“我准备先多学习一些东西,把各种技能都掌握了,未来才有资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李宇表示。

  据了解,为了促进聋人学生就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梦”,天津理工大学首家聋人学生工作室将在五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营,以培养人才为主,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我们这个工作室准备起名叫‘绮罗吟’,一方面体现我们的行业特点,就是要设计出最绚丽多彩的纺织绣品,另一方面也寓意我们的学生设计师将以作品为自己发声,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高洁作为工作室的带头教师,将带领学生们实际接触市场、了解产品产销过程,为学生创业就业做好准备。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党支副书记、副院长姜琨告诉前沿新闻记者,学校目前正在筹备建设一个面向全市聋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包括开放的实验室和众创空间,这样一方面将学生就业工作末端前移,帮助学生提前掌握技能,了解岗位需求,为就业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机会,通过众创空间的孵化,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源:天津北方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助残日 聋人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