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亮

  •  
  • 浏览次数: 32
  •  
  • 发表时间:2015-03-04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夕阳的一抹余晖,把玛纳斯河水染的金波荡漾,旱卡子滩乡东山上的月亮,就已经迫不及待爬上了山头,将银辉洒在了头墩台子村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迎着一轮圆圆的山月亮,住在村主干道旁的哈萨克女党员、致富能手库里巴然,今晚显得格外忙碌。只见她清理完畜圈,打扫院子,又拎起挤奶桶忙着挤奶。炉灶上的大茶壶已煮的沸腾,她将挤好的鲜奶兑了进去。原来是她的丈夫切里扎提,骑着马赶着四百多头(只)牲畜,从南山夏牧场长途跋涉多日,正行进在回村的路上,好让牲畜在定居点上安全越冬。
  此时的库里巴然,瞅一眼已离开东山头的月亮,估摸着丈夫进村的脚步愈来愈近。她拾起柴草,点燃了院门旁的馕坑,熊熊的火焰在月光下恰似一把火炬,将整个院落照的通亮。趁着馕坑的火热,她将已发好的面团,揣上了牛奶,擀成了圆坨,然后在手中转着圈不停的拿捏,沾上芝麻和切碎的洋葱末。那一张张的圆馕,就像一轮圆圆的山月亮,一粒粒的芝麻就像天上数不清的星星、地上一群群的牛羊,洋葱的香味窜起她美好的念头。馕饼贴进馕坑的瞬间,库里巴然那张挂满汗珠的脸庞,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一阵下山风吹来,山月亮好像掉进了村里的水渠中。尽管渠岸的榆树影斑驳的随风摇曳,河中水流湍急,但水中的山月亮依旧圆润明朗,纹丝不动那颗圆梦的心。住在渠岸的村民王会玲,正借着月光,忙着挤牛奶,给牛饮水添加草料。自从丈夫几年前去逝,她毅然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如今,两孩子长大成人均外出打工,她在家搞起了奶牛养殖,还给大儿子娶了媳妇。眼看小儿子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她正为盖新房发愁,刚好赶上国家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的惠民政策,帮她圆了住房梦。她只交了五万元,就建起了83平米的砖混结构抗震房。月光下,一缕微风已将她孤单日子里的思绪抚平。她围着新房转了又转、看了又看,摸着瓷砖贴面的墙壁,心里的那个高兴甭提有多舒坦。
  山月亮升入村庄的当空,仍不见月色渐淡云渐清的情形,倒像是把霓裳舒展在银河旁,撩开了轻纱,在头墩台子村上空大放光华。那柔和的月光,照在“牛司令”王成一家的院落里,照在他新婚的儿子王金林的窗户上,仿佛给红色的窗帘加了一层银光色的珍珠帘。突然,牛圈里一阵“哞哞”的叫声,惊动了王成和妻子母贤英,夫妻俩赶忙走进牛圈,只见两头母牛要生产了。忙碌的声响,同样惊动了新婚燕尔的儿子和儿媳,一家四口齐上阵,帮母牛接生,终于使两头母牛顺利产下了小牛。望着日渐壮大的奶牛队伍,看着从农区嫁到山里来的儿媳妇,干活如此的麻利,老两口的心里盘算着美滋滋的梦想:来年的这个时候,咱也该有孙子了,那才叫财气、人气加喜气,这幸福的日子就和岁月一样长着哪。
  明亮的月光洒在玛河上,河水闪着银光。住在河东岸高坡上的“骆驼王”别得尔汗家里,传来了悦耳的冬不拉弹唱声。他家在金秋里产下了好几峰骆驼,一年下来仅卖骆驼、卖驼奶和驼毛的收入,就达到十一万多元,还投入八万元盖起了新驼圈。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只花了七点四万元,就建起了104平米的新房子。独生子叶斯包勒的媳妇生下了巴郎,别得尔汗和妻子当上了爷爷奶奶,他给孙子起名叫海纳尔,意寓为天上的星星,围着美丽的月亮,洒下耀眼的星辉。欢快的冬不拉,传遍了整个村庄,山月亮似乎也侧起耳朵,聆听村民们柔柔的心事,心中展开的一幅幅更美的图画。
  啊!故乡的山月亮,你牵走了头墩台子村多少个春夏秋冬,抚摸过多少人间沧桑,家家户户升腾的炊烟总带给你长长的牵挂,让你看见故乡泥土里的梦,汗水浇出的秋色美,还有那今日的优雅和繁华。








作者: 杨立新
单位新疆自治区玛纳斯县残联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