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康复的原则

  •  
  • 浏览次数: 102
  •  
  • 发表时间:2016-01-2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说实在的,我现在给孩子讲的绘本基本都是游妈在微课上提到的绘本,事实证明我家宝贝属于大多数范畴的,虽然畅崽接触的绘本数量不多,但他熟悉一段时间后都会很喜欢,当然晚安大猩猩也不例外。这本书小家伙已经听了1个多月,所以我此次听课的目的是查漏补缺。在我穷尽不知如何引申拓展的时候,经游妈一点,觉得开窍了。

根据游妈所讲原则查漏补缺如下:

1、每次一种引申,切忌一次性多角度混杂输入。这正是我现在常犯的错误,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想一股脑全灌输给孩子,这样很容易破坏气氛、打断孩子思绪,比如正在给孩子输入颜色时说“畅畅,猩猩拿了这么多把钥匙,猜猜哪个能开它的笼子呢?你看猩猩住的是粉色的笼子,我们找找有没有粉色的钥匙?”小家伙会迅速找到对应颜色的钥匙。找完,我马上翻到下一页说“畅畅猜对了,粉色的钥匙打开了大猩猩住的粉色的笼子。”每每这个时候小家伙就会很高兴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要往后翻,想看看其它动物住的笼子和钥匙是不是也这样对应的。而此时我已经重新翻回第一页想把落下的其它细节补充上,比如气球啊,比如小老鼠啊,比如大猩猩笼子里的玩偶啊,畅崽马上就不好好听了。但如果我能及时按他的思路走,他就马上能恢复平静继续专注地听。(游妈点评:这一点特别重要,我们都知道,如果自己正在想事情或者做事情被打扰,心情会很不好,而且找回思路的话也需要一些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一次只能做一个引申的原因。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年龄越小,思维越是直线的,所以如果直线被打断,就会变成很多线段,永远连不在一起,这样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变短,对他将来的思维习惯是非常不好的。)所以专注地听一个引申,比耍闹着听多个引申来的更有效果,即便不耍闹的话,引申太多,信息量太多,也不便于孩子记忆。

2、保证重复率,但不要刻意。(游妈点评:不刻意,也是一语中的,因为孩子是非常敏锐的,当我们刻意做一件事的时候很容易被他们捕捉到,这样Ta们要么对这个重复感到厌倦,要么就也对这件事这个词语变得刻意起来。厌倦会影响重复率,没有足够的重复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而刻意会让孩子的语言不自然,甚至会觉得学语言不那么自然,这就有悖我们说的自然习得了。)这一点我们正努力做到。除了绘本故事本身的重复,我也将绘本中的语言融入生活。比如自从开始讲《晚安,大猩猩》,晚上睡觉前都让畅崽和家里人说晚安,“爸爸晚安”,“奶奶晚安”等,然后家里人也都会积极回应:“畅畅晚安。”有一次奶奶都已经关灯要睡了,小家伙突然想到还没跟奶奶说晚安,于是自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说:“晚安。”确实像游妈所讲,绘本利用得好的话,不仅是听力和语言在康复,也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不具备游妈那样的理论高度,不过没关系。只要能透过游妈的讲解找到自己的不足,听课的目的便达到了。接下来游妈讲的三条线索,我又找到了不足,我平时讲的只涉及到前两条,照片线索始终没有添加成功。具体不足如下:

1、语言模版没发挥到极致。将绘本语言融入生活的时候,只是引导孩子对家庭成员说晚安。经游妈一点拨,才发现可以晚安to任何东西。于是听课的当天晚上就有了尝试的机会,畅崽正式入睡前的时间是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讲的是《晚安,大猩猩》《母鸡罗斯去散步》《棕色的熊》,小家伙已经困的哈欠连天的了,可还是一直让我念呀念的,于是我就说:“畅畅打哈欠了,困了,要睡觉了,小动物们也困了,也要去睡觉了,我们跟它们说晚安吧。”然后我开始示范,分别拿着书说:“晚安,大猩猩。晚安,大公鸡。晚安,棕色的熊。”小家伙马上特认真地模仿着我做,做完我把书放旁边,然后我又拿起水杯说:“晚安,水杯。(说完喝口水)”这个时候小家伙也嚷嚷着要他的水杯,学我的样子:“晚安,杯。(说完也喝水。)”我:“好了,你倒倒,妈妈关灯,咱们睡觉了。(人家马上卧倒)”第二天晚上,自己玩舀黑豆舀了快一个小时了,眼瞅着都9点半了,我赶紧跟畅崽说:“畅畅,黑豆困了,要睡觉了,我们跟黑豆说晚安,把它们送回家吧。”然后我就把黑豆倒出来,捧一把黑豆,说:“黑豆,晚安。”紧接着放回瓶子里。人家一看,这个好玩。硬生生把我推开,自己在那,不断地捧一把黑豆,说:“黑豆,晚安。”然后放进瓶子。收完后我又说:“好了,黑豆都回家睡觉了。我们也睡觉去吧。(领着小家伙去卧室睡觉。)”躺床上,我又说了”晚安,枕头”和”晚安,被子”。然后小家伙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自己嘟囔了好一会,先是“妈妈,晚安”,“爸爸,晚安”,然后什么什么晚安就没听清楚。

2、错过很多细节,丢失很多机会。第一、月亮。游妈给的思路,可以引申月亮、太阳、星星的儿歌。第二、照片。经过游妈的点拨,觉得可以在家弄个小小的照片墙。第三、小老鼠。听完课后又发现一个细节,小老鼠拿香蕉的姿势是在不断变化的,先是抱着,然后扛着,接下来举着,实在太累了,就开始拽着等等,尝试给小家伙引申,不过目前还没表现出兴趣。(这三个细节尚未实践成功)

 

目前孩子听《晚安,大猩猩》的情况:

已经不满足于泛读的知识量,每几天就会指着某一场景一个劲地让我念念。刚开始喜欢黑灯的那个场景,接下来喜欢最后所有人都睡下的场景,这两天喜欢管理员的妻子从动物园回来,坐床上打哈欠的场景(最近自己会洗脚丫了,所以只要有脚丫的场景都能吸引他)。这个场景的对话如下,我:“畅畅,能穿鞋上床吗?”小家伙:“不能。”我:“对啊,不能穿鞋上床,所以管理员的妻子把拖鞋脱地上了。畅畅和妈妈也把鞋脱地上了(小家伙探着头往地上看),你刚刚洗脚了,脚丫不臭,那她洗脚了吗?”。小家伙:“洗了。”我:“你闻闻她的脚丫臭不臭?”人家马上把鼻子凑过来,然后摆手表示不臭等等。他能十几二十分钟就专注听这一个场景的内容。

最后想说的是,游妈让我发现了绘本的乐趣,也让我总结出了给孩子讲绘本的一大法则——夸张,夸张到有的时候奶奶在旁边看着都忍俊不禁的。(游妈点评:是的,孩子喜欢夸张的东西,那些鲜明的有趣的记忆会比较容易成为他吸收和模仿的对象。另外一个秘诀就是倒霉的,尤其是大人倒霉的,别人倒霉的事件。这是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他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挫折感,当他看来强大的大人和故事里的人物跟他一样挫折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出来,从而获得释放,取得自信,自然也就学得更好。)当然包括我在内的大家都很羡慕游妈的功力,但羡慕游妈的同时,我们更多需要关注的是怎么让我们自己修炼到起码能吸引到自己孩子的兴趣。我想只有实践再实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游妈的功力也是经过三年不断实践积累来的,所以即便开始我们讲不好,也不要急。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游妈给我们提供的是思路,不是做法。我们不能照搬游妈的做法,而要根据这个思路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形成自己的做法。(游妈点评:这正是我犹豫那么久才开精读课的原因,我不能了解全部家庭的生活习惯和孩子的性格特点,只能做一般引申,但是这些是否适用?是否是孩子在他的生活中最常用有用的东西?无从把握!如果家长能够顺着这个思路,自己结合实际展开,那么就无往而不胜啦!还是那句话,别人讲得再好也不会是你孩子的最爱,因为父母对孩子那份爱和了解无人能及。)



来源:耳朵树 http://www.earmedicalmap.com/tech/show/492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绘本 康复 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