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树听力沙龙第16期Ⅰ——叫醒耳朵

  •  
  • 浏览次数: 94
  •  
  • 发表时间:2016-07-04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很多助听器或耳蜗宝宝的父母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已经听见了,那Ta要怎么去学习,去融入和他人的沟通呢?对此,耳朵树沙龙第十六期嘉宾,来自深圳市沐阳亲子中心的康复主任谢娜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以下为现场笔记:

一、戴上听辅具≠听力恢复正常;听得到≠听得清楚≠听得懂

根据权威专家的研究发现,助听器的最大受益群体是听力损失40-80dB听力障碍患者;人工耳蜗的最大受益群体是听力损失>80dB听力障碍患者。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佩戴助听设备只能帮助孩子听到声音,而正常的听能发展需要在优质的听能输入及康复课程中发展。

 

二、康复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在宝宝年龄尚小,无法进行自主学习时,就需要家长为宝宝提供必要的帮助。那应该给宝宝提供些什么呢,我们家长首先要知道。

1、汉语音频率强度分布

汉语由声母和元音组成,而所有声音出来首先都要有声母组成。上图中包含了汉语里所有声母的频率强度分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图其实和香蕉图长得很像,这也就是我们用香蕉图来确定孩子听得怎么样的原因。我们通过香蕉图的测听包括孩子戴上助听器后进行的效果测试,能够得出来我们发的这些音,孩子是否能够听得清楚。如果Ta能够听得清楚,那到了一定的刺激量后,Ta就可以讲得清楚。

比如,有些孩子可以喊妈妈了,但一直不会叫爸爸,“b”这个音就是出不来。然后家长就很着急:为什么我的宝宝只会叫妈妈,不会叫爸爸。我们可以看一下图中的“b”和“m”,“b”属中频,而“m”属于低频,如果孩子对于和b相关的音都发不清楚时,我们就可以大胆猜测,孩子是在中频的调频上面调得不够好,所以才讲不出来。这时就可以去和调机师商量,看看中频的增益值是不是还可以增加。所以,需要了解这个图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对照这个图,看出来自己孩子在哪些方面的音听得不够好,从而去及时调整。

2、林氏六音测试

林氏六音测试是能够在家里就对孩子助听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测的一个最简单快捷的方式。

林氏六音测试的特点:·最少音位,覆盖了最广的频率范围;·简单而迅速;·了解孩子在不同距离的听能表现;·有利于监控孩子的听能表现;·有利于听检时得到较为准确的听力图。

3、听觉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只有依靠听觉,才能感受到汉语里声音的长度、强度、高低不同和四声的变化。所以一定要训练宝宝的听觉,并且及时关注到Ta助听设备的增益值,教宝宝成为一个听觉的学习者,让宝宝说话有抑扬顿挫甚至能够唱歌。

4、辅音(即声母)的发展规律

语言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注意遵循。爸爸妈妈一定要记住上表中的辅音发展规律,对宝宝很重要。

5、关于语言:

——理解性语言:要让孩子不只从所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手势或文字符号接收到讯息,更从字词的排列顺序、速度和音量变化来了解它所代表的意义,并让孩子可以不断地将所听到的语汇和实物或概念做联结。

——表达性语言:可通过声音、手势、口语或书写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情和需求。

6、关于年龄

——生理年龄,即实际年龄,是出生后开始计算;

——听觉年龄,即有效的听觉刺激年龄,是从佩戴助听设备开始有效听觉刺激开始计算的。

7、语言习得的规律

听到声音——将声音与发声体联结——无意识的发音——开始理解声音的意义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意识的模仿发音——简单的表达需要——不断重复——开始简单的问答——自主表达。

 

三、优质康复的必要条件  

优质的康复不只需要家长去了解上面所说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配合和参与进去。

优质康复的必要条件包括:  

1、有效的听能管理

——尽早发现听损并进行干预;

——辅具在最佳工作状(定期调整、维护与保养、助听器的电池电量要充足,否则会造成声音扭曲);

——注意监控残余听力和听觉系统的变化;

——高质量的听能学习环境(要有统一的语言输入环境,不要各种方言混在一起;家里的环境切忌嘈杂)。

2、尊重个别化差异,不去和别人比

——听损程度不同;

——听损儿童的个别差异;

——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

3、大量的语言输入

——给孩子有意义的语言(注:有些家长依靠让孩子看动画片学习,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有沟通);

——依据孩子的个别化差异输入语言。

4、家庭参与在康复中至关重要

——家庭是在人生历程中最关键最有影响力的;

——家长是孩子的拥护者和代言人;

——家长也是康复师的伙伴。

以下三点很重要:

要遵从团队合作的康复方式;语言来源于生活也要运用于生活;康复的最终目标:融合至普校。

四、幼儿言语发展规律

知晓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语言特点十分重要,家长只有清楚了这一点,才可以针对孩子的特点去制定适合的语言训练方法。

——0-6个月:是形成语言基础的时期,即形成感受语言的能力,逐步发展出听的技能,出现语言前的有声形式;

——6-12个月:幼儿接受性语言开始发展,能把听到的话与相应的动作、事物联系起来,开始辨别声音的差异、听懂词义;

——12-18个月:幼儿开始说话了,主要是丰富多彩的”小儿语”。这个时期,儿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断加强,能从画中指出某个事物,认识身体的某个部位,服从简单的命令,听懂简单的句子;

——18-24个月:幼儿的小儿语明显减少,词汇量迅速增加,可达300个左右;出现了大量的词语组合,并多以词序表达语法关系。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学会使用否定句和疑问句的表达方式;

——2-3岁:儿童在运用语言和词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词汇量增加的速度很快,可增加到上一阶段的3倍,即达到900个左右的单词;

——3-4岁:儿童可以掌握大约1500个词汇,能听懂大人给讲的一些道理,喜欢听简单的故事,经常爱提问,并与人交谈;

——5岁左右:差不多可以成为有声语言社会的一个公民。一般孩子语言形成的进程,是从听开始,向自如表达发展。至于表达能力的锻炼,则是逐渐的。

 

这里,特别给大家总结一下孩子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家长需多注意:

1、词语常有概念不准的现象,有时会表现出词不达意的状况;

2、由于词汇贫乏,出现表达困难,爱说单词句的情况;

3、词序颠倒;

4、词语堆砌,不成句子;

5、使用句子比较简单,对于复杂结构句子的表达比较困难;

6、对习惯用语的理解和运用都存在困难;

7、语句刻板,不善于根据情景需要转换句型或变化词语;

8、提问简单、常限于肯定句与否定句之类的提问。

 

最后想说的是,康复是终生需要进行干预的治疗,但所有的生理问题已经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做出适宜孩子的正确选择和持续参与康复,是孩子成为一个熟练运用语言进行听觉学习者的唯一捷径。希望各位家长在一开始就接触到负责任的专业机构,通过沟通和学习,找到更适宜自己宝宝的康复方式。



  
来源:耳朵树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耳朵 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