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听障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二

  •  
  • 浏览次数: 95
  •  
  • 发表时间:2018-05-0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二、教给听障学生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听障学生学会自理,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理的方法。低年级听障学生没学会扫地、拖地板的方法,就谈不上当值日生;低年级听障学生不会穿衣服、叠被子的方法,就谈不上住校集体生活……也就是说,即使听障学生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乏自理的方法与技巧,就是想做好也做不好。曾经有家长因为家校距离比较远,每天接送比较辛苦,孩子休息时间也不够,想申请住宿,但这个孩子连洗澡都不能自己完成,衣服脏了也不懂得更换,无法适应住宿生 
  活,家长无奈取消了这个念头。因此,教学中,教师还要让低年级听障学生学会生活自理的技巧。 
  1.利用低年级听障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教学生学习生活自理的技巧 
  低年段的听障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我就配合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制定主题教育,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故事进行活动,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本领。 
  2.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合理指导 
  低年级听障学生间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要求学生达到的生活自理目标要求就要有所不同。对于自理能力强的听障学生,要求要高一些;对于自理能力弱的听障学生,相对来说就要降低要求,不能强求。 
  3.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方法之后,要注意提高听障学生做事情 
  的质量以及速度。如刚入学时,有个低年级学生吃饭时有掉米粒的情况,用餐习惯很不理想,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教育,该生逐渐掌握正确吃饭的方法,这时候我就要求她在吃饭的时候少掉米粒 
  或不掉米粒,并把剩下的骨头等杂物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同时安排一位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她,安排她的用餐情况,通过提高要求来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及时肯定经常鼓励,激发低年级听障学生的积极性 
  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低年级听障学生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学生取得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时,一个简单的手势“你真厉害”“你真棒”……都会增强听障学生的自信心,成为激励孩子自觉掌握生活自理能力的强大动力。 
  三、创造锻炼的机会,巩固自理技能 
  听障学生和正常学生都是在不断探索和学习中成长的,老师要相信他们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尝试的机会,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包办和代替。所以,我尽可能地利用可以利用的所有时间,设计活动让孩子参与锻炼。 
  刚进学校时,没有几个听障学生能自己整理内务,一般由高中学生或者生活老师整理。时间一长,学生对宿舍的事情就不热心,觉得那不关我的事,没有集体主义意识,长期下去,孩子会产生依赖心理。于是,我有意识地利用中午放学学生到宿舍休息的时间让孩子们学习整理自己的宿舍。我先示范把被子铺开,再把被子叠好放在床的一边摆放整齐,再把枕头放好。再让学生练习铺开、叠放整齐等动作。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整理内务,虽然有些孩子的动作还有些笨拙,但是他们都掌握了这项技能,所以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让他们亲自实践,才能让孩子很快地学会生活技能,有的听障学生还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更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家校配合,共同教育 
  对听障学生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更是家庭的,做到家校配合,共同教育,会让我们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我使家长明确培养低年级听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学生在学校各个方面自理能力的表现,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自理水平以及与其他孩子的差异,使家长懂得其实每一位听障学生都能做到自理的事,关键是家长有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向家长提出学生平时在家的要求,希望家长在家能鼓励孩子独立用餐、睡觉,并提供给孩子一些做简单家务的机会。如,整理小房间、帮助妈妈拖地板,叠衣服等,并且要持之以恒,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一致的态度,通过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听障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有家校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提高。 
  培养低年级听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是听障孩子学会独立的一个关键的开始,这能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建立集体主义意识,也能让这些在父母庇佑下生活的听障孩子,早日独立,更快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8.
来源:新浪微博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低年级 学生生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