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及运用一

  •  
  • 浏览次数: 60
  •  
  • 发表时间:2018-06-08
  • 来源:网络
  • 字体大小:[ ]
  听障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即在他们发展的关键期内给予各种良好的刺激,使其在听力语言获得发展的同时,在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目前很多家长或康复教师普遍存在一种做法,即只重视听障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而忽视了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培养。家长及教师急于求成的教育方法,使许多听障儿童在行为上表现出情感淡漠、缺乏自信等,我们认为他即使有良好的听觉语言水平,也很难融入正常人群体,回归到主流社会。 
  一、情感教育与听障儿童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借助于一定的教育影响,把积极、良好的情感品质施加在受教育者身上,并帮助受教育者克服消极的情感,使其身心获得全面而健康发展的心理教育。 
  影响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一般较高级的情感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是难以体验和形成的。 但是,大部分听障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无声世界里,语言发展迟缓,社会生活和交往的范围狭小,情感发育和认知能力远滞后于健听儿童。很多听障儿童没有爱与恨的概念,不懂得如何去关心、爱护别人,与人友好相处。因此,听障儿童情感教育是指以听障儿童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努力引导听障儿童在知识和情感方面取得积极的进步,从而促进听障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向正常人的状态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能增强听障儿童的自信心 
  听障儿童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超出常人的困难和挫折,这会使他们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从而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减退。作为孩子的家长或康复教师,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从情感教育入手,让他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掌握新知识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一个经常受到父母、老师真诚的爱与鼓励的聋孩子,他就会从父母、老师的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与肯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诱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渐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二)情感教育让听障儿童学会关心、学会合作 
  良好的情感教育,能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这是未来人才的需要,合作的需要。听障儿童由于身体有缺陷,父母亲总感到歉疚而对他一味地溺爱、迁就,孩子很容易被捧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上。一切为了他,大家都围着他转,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很可能会心中无他人,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淡漠,自然谈不上合作。家长或教师应选择丰富的情感内容,适时、适地、适境的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听障儿童学会如何关心别人,同时还能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教育使听障儿童更富有爱心与同情心 
  听障儿童由于语言的障碍,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上有一些困难,他们常常会感到不被理解,不被周围环境所接纳。在对其他人或某一件事的理解上,他们明显地不够敏感,甚至有一些困难。所以他们有时无法感受到别人的爱或同情,也不懂得如何去爱或同情别人。此时应设置一些课程进行爱的教育,比如,在《我长大了》《教师节》等课程中,听障儿童了解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教师在给予爱时付出的辛劳,使他懂得珍惜爱、体验爱。长期在爱的熏陶下,感受着爱的情绪体验的人,才能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具备良好的情商,也必定会更富有爱心与同情心。

版权声明:中国聋人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原创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帮助听障网友了解资讯之用,若不同意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相关关键字: 听障儿童 康复